偷听萌宝心声后,长姐杀疯了(333)
他的心里才能舒服点。
再后来,夫人意外有了老二。
夫人的精神才日渐好起来。
夫妻两人的关系也似乎回到了从前。
两个人都默契的不提与老大有关的事情。
夫人生完老大一年后,柳秀竟然偷偷给言尚武下药。
那晚言尚武没有把持住。
犯了错误。
柳秀醒来后,就哭哭啼啼的想要寻死觅活。
被悦儿给劝住了。
一向把柳姨娘当作妹妹的悦儿,非要和言尚武作对。
让言尚武给柳秀一个名分。
言尚武不得已。
只好纳了柳秀,柳秀成了将军府的姨娘。
没想到的是,就这一次,柳秀就有了身孕。
后来生下了老三。
言尚武觉得柳姨娘虽然有错。
但是稚子是无辜的。
于是给他起名叫做言锦程。
寓意锦绣前程。
自那之后,英国公再也没有给柳姨娘碰触他的机会。
所以柳姨娘也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
或许是有了儿子了,柳秀也安分了几年。
又过了几年,夫人生了老四之后,这身体越来越弱,英国公求了皇上让太医来看。
但是太医却说病入膏肓。
让国公府准备后事了。
没几天。
夫人离开他和两个孩子了。
自此,英国公一直沉溺在夫人离去的阴影中。
那时候老二已经长大了。
已经会照顾老四了。
所以老四基本是小小的老二照看长大的。
直到前几日。
英国公突然想起一个叫做李金银的人来。
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但是总觉得这个人对他很重要。
老二在户部没时间。
老四游手好闲。
英国公便让老四去查。
可是查了快一年了,都没有查到李金银这个人。
再后来,他隐约想起来。
当初他在出事前得到消息,然后从将军府把老大抱到军营后。
换了身衣服,又带着老大离开的军营。
但是去哪他不记得了。
于是想到之前想起的李金银这个人。
从母亲那里,他听到了他和李金银的故事。
于是他怀疑,当初老大没死。
他很有可能把老大给了李金银了。
于是他开始调查他和李金银的事情。
可是就和老四查到的一样,李金银从他出事后,就变卖了家财带着全家离开了京城。
从此不知所踪。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
他看到了李书娘。
莫名觉得他们有关系。
再加上李书娘和悦儿长的那么像。
言尚武便怀疑,李书娘就是老大的后代。
再看言伯的反应,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吃饭的时候他也发现了。
李书娘对他爱搭不理的。
反而是甜甜,与他还算亲近。
他突然就明白了。
这个亲不是他想认就能认的。
再想想他看到的和李书娘一家的介绍。
儿子虽考取了秀才。
却要养活着那么一大家子人。
儿媳妇自从嫁到李家。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猪晚。
每天做不完的事情。
而他,作为他的父亲。
却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孩子遭的那些罪。
后来儿子儿媳双双身亡。
留下李书娘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们。
差点被李家人送给人做冲喜新娘。
还好李书娘聪明。
不光收拾了郑家,还收拾了郑家背后之人。
这一步步走过来的路,言尚武都不敢想象如何的艰难。
还有弟弟妹妹们,如果是靠着李书娘,还不知道以后过的什么日子呢。
还好书娘这孩子聪明,借着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之手。
愿意把《食为鲜》的半年收入捐给边关将士。
借此保住了自己,保住了食为鲜。
而他作为孩子的阿爷
几十年对自己的孙子不闻不问的。
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在他们身边陪着。
现在他们的日子好了,便想把人认回来。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好事呢。
言尚武怀疑李书娘怕是已经知道自己和国公府的关系了。
所以才用一份入股协议和言家断了关系。
如果李书娘知道,肯定会佩服的不得了。
不愧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把她的想法猜的八九不离十。
“父亲。”
言景烁见父亲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于是有些担心的喊道。
“我没事,只是想到一些事情。”
“父亲,你恢复记忆了吗?”
英国公摇了摇头。
他没有恢复记忆。
“至于书娘那边,我们只能等他们愿意认我们。”
“那如果他们不愿意认我们呢。”
“当初是我们欠他们的。他们不愿意认,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