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锦(60)
她是侍奉他最近的人,但却也是离他心最远的人。
身边无可用之人,李嘉世也很寂寞。想到这里,他倒是愿意赌一赌。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他母亲知道了横插一腿罢了,母子两个,能算什么大事。
宋掌事被唤到内殿,听闻了此事,又拿过那信细细读罢,低头说道:“寻常孩子写家书,或是报喜或是报忧。可三殿下这信中,无一丝喜也无一丝忧,读了只觉是在应付了事,仿佛有人非要他写似的。”
孟明山听了,连连点头:“我说是哪里不对劲!这信很不像是三弟的口吻,懒洋洋倒很像个纨绔公子来讨钱花。”
宋岚烟将这信纸放在灯下,对李嘉世道:“我认为,三殿下并非是讨钱花。他离开时,身上带着的银票还是自开州发出的。开州的银票,有一百两、二百两、五百两之分。如今,无论是一百两还是二百两,那银票都不是小钱,定西地方不大,钱庄非常有限。他说花了去,那么,不管是银票给了人,或是他自己兑了去花,一定是要去钱庄。我们只要去钱庄问询,必然是一个突破口。”
李嘉世喜不自胜,又来拍岚烟的肩膀:“好一个女侍郎啊!可比我十个大将军!”
第44章 拈花寺传奇
孟明山持州府盖印的证令,往定西三个钱庄一一查探,终究搜出一个名叫“楼珩”的人,九月一日在通宝钱庄兑换了一百两的银票。
整整一百两,他用一个极大的兜子来装,所以店家记得清楚。
“楼珩?”李嘉世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好像……”孟明山马上想起来,“那个在元帅府里四处溜达的近卫,我查过他。”
“是了!”李嘉世一拍手,“就是那人!”
孟明山道:“我请郡守查阅了当地居住的照身记录,这个楼珩并不在记录中。多半,这是个假名字。”
李嘉世想了想,道:“他换了那么多银子,去做什么,赌钱?吃酒?或是去贿赂什么人?”
孟明山摇头:“殿下,那是孟元帅的近卫。他能拿到那笔钱,或许……”
“你的意思是,或许卿明就在孟远川的手里。”李嘉世紧锁着眉头。
“那倒也不算什么坏事。”明山说,“最起码,只要三皇子亮出身份,元帅是不会伤害他的。”
嘉世的语气变得不稳:“要是卿明亮出了身份,按孟远川的脾气,早就押过来兴师问罪了。或者,他就以冒充皇子的罪名杀了他又如何?”
孟家在狱中殴打西林王李符的事情,举国皆知。
嘉世又补上一句:“况且,这封信很蹊跷。若你是孟远川,你会由着他写一封要钱的信寄出去吗?”说到这里,李嘉世又回过头来,“再把信拿来读一遍!”
“手持莲花……佛前上香……”李嘉世沉吟了几句,问道,“定西郡有几座佛寺庙宇?”
卿明向来不问神佛之事,这信古怪得紧。
孟明山对地形倒是很熟悉,拿过地图,指道:“殿下,西北虽尚佛,但定西郡是战备之城,故而佛寺不多。目前是有两座,一座是龙泉寺,在北边的龙泉山上,但那里山高地险,又是乱葬岗,佛寺早已荒废,故而没什么人去。另一座,就是城外的拈花寺,了然大师曾在此圆寂,故而香火很旺。而且听闻西林王往这寺里捐了不少钱。”
“拈花寺。”李嘉世指着卿明的信,“他比我们先来,且在定西郡住过一段日子,故而一定也去过拈花寺。你瞧他信中提到的手持莲花,必然是代指拈花寺。仙灵将军,你画出那童子的画像来,去周遭暗暗探访一番。若能查明这童子的来龙去脉,我们才好对症下药。”
孟明山答应了,立即就要出发。
“慢着。”李嘉世上下打量了一番孟明山,摇了摇头。寻思了一阵,他又道:“你不行,你不通这里的风俗,又是个直脑筋。依我看,还是叫褚太医去才好。”
孟明山道:“褚太医虽对西北了解得多,但毕竟也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且他为了王妃的谜题累极了,这一二日总是读书到半夜,起床都很艰难。臣虽然是个直脑袋,可也是侦查骑兵出身,多少还是有些见识的。”
李嘉世又考量了半日,道:“你去把宋掌事叫过来。宋掌事是开州人,民风多与本地相合,你二人扮作夫妻去佛寺,总也好过你一个大汉莫名其妙去求佛。”
孟明山扭捏着不肯,但李嘉世执意要宋掌事跟着,孟明山也无法。
二人扮作一对儿平民夫妻,赁了一辆车来到拈花寺。不巧的是佛寺正在做大法事,和尚们的功课要念一整天。孟明山和宋岚烟把整个寺庙里里外外逛了便,也没能找到个安生人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