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97)

作者: 珑韵 阅读记录

只要盛世入了墨家,成了他们的巨子,那日后别人说起来,那便是所学都来自于墨家。到了那时,墨家的名望能达到空前的高度,或许可以重现百年前的辉煌。

墨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丰饶身上,他们虽不解,但也知道丰饶做这样的决定,定是有他的道理。

而崔润和易思衡等老师,则将目光聚在了盛世的身上。

虽然墨家没落了,但是墨家巨子在百年前可个个都是大儒。若是墨家真的起来了,巨子可是能名留青史的存在。

就在众人以为盛世会答应的时候,只听盛世道:“抱歉,无期恕难从命。”

就连丰饶也没想到盛世居然会拒绝,他惊得直起了身,语气中难掩惊愕,“成为墨家巨子,与你并无损失,为何不答应?”

老师们同样不解。

是啊,就算墨家起不来,不能得到多少好处,但也绝对没有坏处吧?

况且墨家巨子的身份说出去,总比一个小小的里正好听吧?

盛世并没有解释他为何不应,只道:

“学问不该有门户之见,若只死守着自己的东西,生怕别人觊觎,那他所拥有的东西,将只会是他怀里的那些。

就像是一个人手中握着的砂砾,抓得越紧,剩下的只会越少。

学问,是所有人一同研究,方能有进步。

这一点,丰先生,应当比我更清楚。”

丰饶心中大震。

他怎会不清楚?

墨家的东西几百年来,还是先辈留下的那些,他们这些弟子并没有推陈出新研究出更好的东西来。

“我……”丰饶震惊得不知自己该说什么。

盛世叹气道:“丰先生为何邀我入墨家,我也清楚。只是一个皇朝尚且不能存续千年,丰先生为何会觉得自成组织的墨家可以?”

不止丰饶沉默了,其他人也沉默了下来。

“丰先生,墨家本就讲究兼爱,你想要墨家长长久久,不若放开墨家典籍,从今往后,人人不是墨家弟子,又人人都是墨家弟子。”

丰饶心神震动。

跟儒家一样,学了儒家典籍,便是儒家弟子?

但那时候,他们还是他们吗?

丰饶咬了咬牙,若是前人或许会觉得他们本就不同,不需效仿,但丰饶不是他们。

不可否认,盛世的话,他心动了。

凭什么墨家就一直默默无闻,甚至要销声匿迹了呢?

他突然目露坚定之色,斩钉截铁道:“好,我答应你。墨家弟子愿意来学院任教。”

盛世带头鼓掌,“欢迎丰先生及墨家各位先生加入祖安大家庭。”

丰饶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但是见到盛世及他身后的众人,又觉得试一试又有何妨。

既然有新人加入,少不得再吃顿饭。

路上,盛世与丰饶同行。

“对了,丰先生,我打算建一个研究院,听说墨家弟子技艺精湛,不知你可愿他们加入。”

丰饶:“研究学问,自然愿意。”

盛世点头,虽然研究院还没开始建,但他却道:

“我们研究院的第一个课题,便是如何做出一个内里温度可达一千三四百度的高炉。”

丰饶:“院长要这般高温度的高炉做什么?”

盛世漫不经心道:“炼铁。”

——炼铁成钢。

第43章

按照后世的说法, 生铁、熟铁和钢只是含碳量不同导致质地不一样。

生铁脆而易断,只能铸不能锻,熟铁虽然质地软塑性好可以锻造却不适合直接拿来使用, 而钢则兼具两者优点,强度高韧性好抗冲击。

其实百年前就出现了百炼钢的制作工艺, 因此大凉并不是没有钢。只是百炼钢需要将精铁反复加热锻打千锤百炼,方能达到优良的性能,而受复杂工艺所限,实际生产当中大家并不会选择炼百炼钢。

因此虽然有百炼钢的制作方法, 但实际上并没有推广开,百炼钢所制成的精兵利器, 每年不过百余把, 而这些无一例外,都被当做宝物收藏。

即便是军中,也只有顶级将领才会被赏赐一把。

因此这种不能批量生产的炼钢方法, 对盛世来说意义不大。

“除了百炼钢外,还有炒钢、灌钢之法。”

盛世知道炒钢和灌钢的理论方法,但他需要墨家人帮他缩短工艺流程,研究出更好的设备,从而提高钢的产量。

如今炼钢条件之一的用煤炭提高炉温,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

丰饶听完盛世的解释后,便答应立即回去好好想想。

他们墨家人的手艺,若说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他们自己或许一时不会想到炼钢还有其他方法,但当有人提出要求,让他们按照这个目标去做,那他们也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