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50岁大妈,这保洁我不干了(175)
照这个样子看,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在家里开火。
————
林玖跟贝贝到的时候,小姑子家就她跟妹夫在,没看到她外孙和婆婆。
“小川呢,放假他也没在?”
刘文秀端着两杯水出来,放在两人面前的茶几上。
“那小子在家里待不住,前天就跟着妈回村里玩去了。”
小川就是小姑子的外孙,3岁多了,今年刚开始上幼儿园。
孩子出生后,两家人都要开店做生意,就小姑子的婆婆比较空闲。
平时,就她在家负责带孩子。
好在店就在小区门口,离得挺近的。
店里不太忙的时候,孩子爸妈也能跑回来照看下。
小姑子家只卖早餐,下午倒是空闲时间多点,她也就能在家帮着看孩子。
“怎么样?现在店里生意还行吧?”
林玖搬去蓉市前不久,小姑子才重新租了个小店铺,不跟亲家那边一起合租了。
换了位置,也不知道生意受不受影响。
“还行,我们搬之前,就跟经常来的老客人都通知到了,生意倒是没受什么影响。”
第129章 诚信
“没影响生意就行。”林玖也是突然想起来,就顺嘴问一下。
至于说两家人合租开店,这么多年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不一起了,林玖就不好问了。
小姑子既然没主动说,那应该是有什么事,不太好说出来的。
林玖到的时候,菜就差不多都上桌了。
坐了十几分钟,4个人就开始吃午饭。
不得不说,每次在小姑子家吃饭,那真是把“食不言”贯彻得非常好,餐桌礼仪相当的到位。
倒不是真的讲礼仪,只是小姑子跟妹夫两口子,都是属于话特别少的那种人。
每次,只有林玖先挑起话题,两人才跟着说几句。
要不然,就是林玖直接问,两人再回答,就是这么个模式。
贝贝在不是特别熟悉的人面前,也不会主动说什么。
很显然,对贝贝来说,这个姑奶奶,比起林菊这个姨奶奶来说,就没有那么熟。
于是,餐桌上的4个人,只要林玖不说话,就非常的安静。
大家就是默默的吃,最多就是小姑子来一句:“贝贝,不要客气,吃啥自己夹哈。”
贝贝再回一句:“我知道的,姑奶奶。”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没办法,未免气氛过于尴尬,只能是林玖随便挑个话题聊。
她也是真的难,吃个饭还要负责调节气氛。
要换个不熟悉的人来吃饭,还会以为主人家是不欢迎咋的?
有时候林玖都在想,你说这么老实的两个人,也不会说话,是怎么把生意做下来的?
林玖偶尔到小姑子店里吃早餐,看过两口子卖东西的情形。
那真是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哪怕是明显很熟的老客户过来,也就是问别人今天买什么馅包子,其他一句闲聊都没有。
估计老客户也熟悉两人的性格,也是买了转身就走。
不过,也正是因为两人性格老实,做东西卖也是老老实实的,一点不掺假。
林玖就知道,小姑子店里所有用到的肉、油、菜,都是买的好的,每天去买最新鲜的。
绝对不会图便宜节省成本,去买那些不好的东西。
估计也是因为做买卖诚信,这些年才一直生意不错。
毕竟,对任何一个来买早餐的人来说,老板是不是口才好,是不是能陪你闲聊半天,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反而是,包子里的馅是用什么样的肉做的,油条是用什么样的油炸的,这些才是客人真正在意的。
————
还在吃饭的时候,豆豆就给贝贝打电话了。
让贝贝下午早点去她家,她在家里等着。
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难得这次分开这么久,应该是有很多话急着要聊的。
吃完午饭,林玖就提出要走。
理由都不用想,刚才不是豆豆才打了电话,催贝贝早点过去么?
刘文秀也不好留人,只是又收拾出两袋东西,非要让林玖带回去。
一袋装的是柿子和百香果,都是老家村里种的,说是昨天下午才回村里现摘的。
一袋是冻的3种馅饺子,知道林玖这次回来住不了几天,每种馅装得都不多,每种30个。
就这些,早上蒸着吃或者煮着吃,当做早餐的话,也就够两人吃几天的。
这是刘文秀的想法,但林玖是真不想拿回去。
家里压根开不了几次火,这90个饺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完。
算了,人家一片心意,还是拿回去加油吃吧。
要是最后实在吃不完,就晚上煮了当宵夜吃,总是能吃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