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柔(149)+番外
“你自云父母皆亡,想来不是嗣秀王子嗣,难道是嗣康王一脉?”
“因一心报恩救人,你病急乱投医,才连婚姻也想要拿来为质,嗣康王一脉虽无封号,总归是为皇亲,婚配事也能有一二分量,是也不是?”
从开口,到最后,李训语气都极轻,比起平日更为温柔,等问到那一句“是也不是”,他眼神半分锋锐都无,只剩包容,似乎无论赵明枝此刻说出什么,都不会生出任何苛责。
面对这样的李训,赵明枝更难启齿。
少顷,她终于抬头道:“二哥猜得……是也不是。”
赵明枝先不回话,反而荡开一句,问道:“二哥本来姓李么?还是另有他姓?”
李训坦然道:“本来不姓李,另有他姓。”
赵明枝将方才李训所说,原封不动,照搬过来,道:“若二哥不好说,便由我来猜罢。”
她问道:“听闻那裴节度手下有一副将姓厉,此人自匪寨中为人救出,智谋出众,允文允武,被其视为左膀右臂,裴雍不在时,一应事务,外务归为廖勉,内务却多由那厉副将处置。”
“好似他也曾领兵,多胜少败,当日朝中遣来的转运副使钱纲便是为他所杀,也因此事,再少有出来。”
“二哥,李与厉读字相近。”
赵明枝抬眸看向李训,直截了当问道,“你同那廖都指如此熟稔随意,不仅自言熟知那裴节度事,能为我牵线搭桥不说,眼下还能代裴节度招待番人——你便是那厉副将么?”
裴雍远在秦州,那京兆府中做主的,自然就是厉副将同廖勉。
她说完这话,只觉得虽不至于十拿九稳,却已有几分把握。
然则李训听完,并无丝毫被点破的惊讶,而是干脆摇头。
他道:“李姓是我继父姓氏,我本姓裴,单名一个雍字。”
语毕,却是定定看向赵明枝,轻声道:“你要寻裴雍,特地拿了家中产业出来做买卖,报的价钱近乎白送,是想以此为筹码,请京兆府出兵援救徐州吧?”
“先前还在路上,许多事情不好同你交代,也拿不准你意图,而今既然通了气,我也不瞒你——京兆府早前已然出兵,你我初见时,于邓州路上遇得那一营人马,便是西北去往徐州援军。”
“就同先前所说,只要蔡州不乱,徐州不降,援兵自邓州而发,距离最近,速度最快,早则十日,晚则再过半月,便能抵达徐州城下。”
“我出发均州前已另派兵马自延州西袭,兵分两路,一去夏州、二去翔庆军,以为围魏救赵,此刻应当有所斩获。”
“两面俱是无诏自行发兵,连同与他州兵士做的替换事,全数不能外传,眼下说来与你,不过当一二安慰,如此,你放心了么?”
第100章 大名
赵明枝手中环握着那茶盏,一时竟不知动作。
她好似听懂了,又好似没有听懂,半晌,只道:“那裴雍……难道不是在秦州?”
对面人道:“西边番人不过疥癣之疾,狄人却为心腹之患,如你所说,徐州一失,京城再难坚守,不能等闲视之。”
“况且秦州战事早已落定,有无帅将在,无伤大局,我自可脱身,无需困于当地。”
“而京兆府、均州、邓州三地次第打援,俱是无诏发兵,其罪太大,若是朝廷有心追责,无人能担其究,非我亲至,邓州上下不敢妄动……”
赵明枝口中干涩,喃喃道:“可是二哥……你身有常职,又握重兵,非诏、未报、无有政事堂、枢密院批书,不得擅离……一旦为人告发……”
“那便告发。”
男子声音微沉,却神情自若:“一样都是无诏,而今北面、东面两边兵已发了,此般事情都无畏,难道还惧其他?”
赵明枝心口微微发颤,竟难回话。
她在心中构想过许多场景,也备好了无数话术,只等有了机会,先要从头到脚探知那裴雍其人,等辗转得见之后,再投其所好,以功名、以财富、以权力、以美色,凡所能予,全数许诺,惟求京兆府能发兵。
只要他能有些微动摇,稍肯点头,其余事项也好,条件也罢,尽皆可再做慢谈。
可哪怕是在白日做的最美梦中,她也只敢妄想此人仍有些微忠义之心在。
哪怕那忠心不是对赵家江山,看在徐州百姓面上,可以生出一二恻隐来,不至于置身事外,肯提一提条件,再由她穷尽全力,设法达成,便是再好不过了。
可今日,此刻,终于得见其人,竟毫不费力,顺顺利利,当中全无半点辛苦。
而那裴雍,抑或可以叫他李训,更是不用威胁利诱,更无需做丝毫游说,早已主动做那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