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童养夫(168)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不仅如此,这几架织机的组成零件要比刚刚见到那些织机更多更精密。

苏壹道,“这是改良过的卡板提花织机,是大花楼织机的变形,如今再南边基本都用大花楼织机来织锦缎,他们销绫罗绸缎,走的是高端路线,那我就走平民路线,用卡板提花机来织棉布。”

丝绸没多少人能穿的起,这世间更多的还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也是讲究生活品质的,有了更漂亮的料子,谁还愿意一直穿普通料子。

苏壹相信,织花棉布一定会再市场上大受好评。

沈从仪近距离看着织机上的精密又复杂的构造。

“它织出来的布是什么样的?”

苏壹指着旁边的一卷布,“你看看?”

沈从仪把布匹展开,微微一愣,“是印花,……不,不太像。”

沈从仪伸手摸了摸,惊讶的转头看向苏壹,“这是织进去的花纹?”

竟然和那些做官的身上穿的锦袍一样,都是织进去的花纹。

苏壹笑着指着织机说,“传统的大花楼织机需要两个人操作,而且极为复杂,一人在下面穿纬线,另一个人上面坐着提花,两个人相念口诀共同配合,才可以织出花纹。

而我的织机就不同了,卡板解决了提花人的工作,机械提前设计好要穿的综,只要工人在下面打纬线就行。”

沈从仪赞叹道,“好厉害。”

每当他觉得自己已经能配得上哥哥的时候,哥哥都会再次给他惊喜。

【作者有话说】

见不得孩子们分离,作者又把仪哥儿提出来了

第75章 仪哥儿再次去丰州

这时候马于从外面走进来,看见沈从仪之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没想到沈举人也在?”

沈从仪笑着道:“马于哥叫我沈举人可是咱俩小半年没见,关系生分了不成?”

马于拱手,立马改了称呼,“仪哥儿。”

这几年马于跟在苏壹身边,经历了很多事,也长了不少见识,他还跟着苏壹手下的商队去过其他地方。

相比一直待在磨坊研究如何制作墨宝的郭元,马于成长的更多、更快。

苏壹打定主意要建织坊以后,就把马于临时从账房调出来做织坊负责人。

沈从仪道:“我去丰州这段时间错过了马于哥成亲,当时只能让小粮帮我带一份薄礼回来,还请马于哥不要怪罪。”

马于摇头,“你读书要紧,能收到你送的东西,我和芜娘已经非常高兴了。”

几个月前马于成亲,女子是几年前苏壹一行人去南街天仙楼途径一家赌馆时,恰好被扔出来的那名赌徒举人的女儿。

那件事之后,马于便开始有心留意那名举人的一举一动,方举人的夫人娘家姓高,的确和苏壹说的一样在县衙做小吏,可惜高老太爷半年前病逝,高夫人同父异母的哥哥当家,家中唯一的长辈又是继母。

那位举子虽然没法直接把妻女卖了,但是却可以想方设法从妻女的身上克扣钱财。

马于实在看不下去就出手帮了几次,这些年他常跟着苏壹出入平安城各个大大小小的衙门,多多少少也在平安城混出了些脸面。

虽然苏壹是个经商的,但因为他开设借阅馆名声极好,并且苏壹还与同总督大人身边的红人也有交情。

马于等人常年跟在苏壹身边出入各大衙门,因此同平安城不少小吏或多或少都有了几分交情。

高家人在县衙当值,自然认识马于,见马于竟然帮自家出嫁的姑奶奶,于是高家也就多关照了几分高夫人母女。

方芜娘小小年纪就和母亲学了一手好绣活,马于是个大男人,很多细节的地方注意不到,生活粗糙的很。

芜娘主动给马于补衣服,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彼此有了情谊。

苏壹看见马于袖口处绣的花纹,突然道:“马于,我记得你岳母的绣工很不错是吧?”

他和仪哥儿有几件衣服还是掏钱请高夫人帮忙补的。

马于脸上露出一个傻乐的表情,“是,芜娘的手艺都是跟岳母学的。”

苏壹又问,“如今你岳母是跟着你们住?”

马于点头,“芜娘是家中独女,我岳父那人……,芜娘如今嫁给我,岳母一个人在家她不放心,于是我就提议把岳母接过来赡养。壹哥,怎么了?”

苏壹道,“我那边不是收了几个丫头和小子吗?日后她们说不定就要被分到织坊,我想让人教授她们绣活方面的知识,高夫人绣活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请高夫人去做她们的老师?”

马于没想到壹哥竟然要聘请岳母做那群孩子的老师,“可以,当然可以,我这就回去同芜娘和岳母说。”

自从把岳母接过来住之后,岳母可能是觉得自己拖累了芜娘,一直在家闲不住,前两天还说要接绣活来补贴家用,但是被马于和芜娘劝住了,如今壹哥说要请岳母做绣活老师,又轻松又能贴补家用,简直太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