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睁眼,成了七个儿子的极品老娘(260)
瞧着很粗狂,做事情却很仔细,在镇上的口碑极好,老五将图纸给了对方。
对方很是仔细的将图纸看了一遍又一遍,认真的问了一些问题,最后才说包在他身上。
刘家和王家家里的男人帮着盖养殖场,女人就帮着宋初雪准备饭菜,买菜的事情是宋初雪带着老五去的。
他要记账,将开支什么的都记下,到时候看看花了多少钱。
因着是开始建造的第一天,粮食是必须买的,宋初雪先去了杂货铺。
家家户户吃的都是糙米,她也没打算买大白米搞特殊,看了眼,问,“掌柜的,这糙米怎么卖?”
掌柜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见她问价格,挥退了小厮,亲自上前招待,“大姐,这糙米跟以前的价格是一样的六文钱一斤。”
“您看看,我们家的糙米,虽然剥壳有些不干净,你瞧瞧就知道,这壳比别人家的可少多了。”
“吃着也没那么卡嗓子,您再看看边上大白米,十二文一斤,买糙米划算多了呢。”
宋初雪打量了几眼,确实和掌柜的说的差不多,又抬手拨了拨,将麻袋底下的糙米也挖出来看了看。
和面上的一模一样,她动了动心思,一共请了一百多个汉子干活,汉子们吃得不少,光吃糙米饭她不是请不起,而是消耗太大。
还得搭配着杂粮窝窝头之类的,这些容易管饱,面子上也过得去,村民们也不会想太多。
吃不饱,干活就没力气,到时候吃亏的是她,要买的粮食可不少。
她沉默了一会儿,看着面前的掌柜,说,“我家起屋子,要买的粮食不少,你若能算便宜些,我就在你家买,若算不下来,我也不勉强,去别家看看再说。”
妇人其实并不是掌柜,而是这家杂货铺的老板娘,自从粮价恢复以后,她家杂货铺生意倒是好了不少。
不过买粮食的人不多,最多的也就买个十多斤,大主顾几乎是没有的。
她也愁啊,但她能有啥办法?据说能上山以后大家都在山上找东西吃,谁还花这个钱来买粮?
现下有人说多买点,她心尖儿都在颤,想起粮食运来的价格,在心中挣扎了好一会儿,脖子一伸。
咬牙道,“大姐,你也知道,这粮价虽然恢复了,但是我们运来的粮食真的不便宜,你若是要的多,糙米算你五文。”
见宋初雪还在看她,寻思着这大姐该不会还想着少钱吧?顿时摆出一副快哭的表情,“大姐,真的不能再少了。”
少一文她都心疼的很,宋初雪见这是极限了,点头道,“这糙米一袋是多少斤的?”
【第197章第197章基础养殖秘典】
“大姐,我们这糙米都是一百斤一袋,可以当着您的面过称的。”
现在的称都是那种称猪的大杆子称,秤砣也分好几种,反正砸一下不会轻松,骨头碎了也不是不可能。
宋初雪点头,“先拿个一千斤的糙米。”
“好咧!”老板娘兴奋的双眼放光,站在通往后院门口喊,当家的,快去库房扛一千斤糙米来过称。
“马上来。”
后院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而后没了声响,小厮也跟着去了后院。
老板娘又开始给宋初雪介绍别的粮食,宋初雪低头看了看都觉得挺不错的,忽然问,“你们给送村里去不?送到桃花村。”
她还要买今天要用的菜,男人做事比较粗糙,带老五一次,下次她就不带了,让他自由发挥。
若需要自己拉回去,她买菜都没什么功夫了。
租一辆牛车才几个钱?将粮食好好绑一下能装不少呢,杂货铺自己就有两辆牛车,指不定都不需要租。
老板娘当即保证,“大姐你放心,我们自家就有牛车,您尽管买,我一会儿就给您写个条子,您先付定钱。
等我家男人将粮食给您送去桃花村,您再结剩下的钱,您瞧着行不?”
宋初雪满意极了,就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当即拍板,“我们家起房子的时间也长着,要买的粮食不少,家里堆不下。”
“先买少点,只要你舍得一直便宜些,我不光下次来买,以后都来你家买,给你照顾生意。”
“哎,大姐放心,不管是您还是您边上的小哥来买,我都给您算最低价,赚不赚钱的暂且不提,就当跟您交朋友了。”
老板娘笑都快咧到耳后根了,说了一通好话,不少宋初雪问过的东西都给少了一两文钱。
不会过度拍马屁让人厌烦,反而让人很是舒心,至少宋初雪就觉得她很不错。
不仅买了好几种主食,油盐酱醋什么的都在她家买齐了,一共花了三十两,先付了十五两,得了一张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