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252)+番外

作者: 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和尚小时候过得是什么日子呀。

他爹死了,家里只留下他和她娘,孤儿寡母的。

他们这边的习俗,吃绝户。

和尚爹刚咽气,村里沾亲带故的人就进来了,你抢个桌子,我抢个碗。

几分钟,他们家就被抢空了。

和尚娘死死抱住他,不让他冲过去打人,转身就给这些人跪下,求他们抢了东西,放过人。

村长说这些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这边就是这样的,谁家都一样。

在他们这儿,在这件事儿上,和尚大伯做的很良善,留给他们母子一间柴房,让他们有瓦遮挡风雨。

甚至,心疼他们这一房,只有和尚一个孩子,主动提出肩挑两房。

至于强迫他娘,最终导致他娘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在村里人眼中,是和尚娘不懂事了。

刘新国不敢想,小时候的和尚该有多绝望。

偏偏,他大伯待他很好,堂哥有的,他也有。

长大一点,能明白这些事儿后,和尚离开村子,做了和尚。

之后,选择去当兵。

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他的追求。

做兄弟的,刘新国挺不好受。

他就是突然想到和尚,想到地址,过来看看。没想到他有这样的过往。

难怪,他打起仗来,那么不要命。

卫建国看了村长一眼,他实在不知道,村长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他说这话时全是骄傲,觉得这是村里人对和尚好的,可以拿到他们面前表功的地方。

那些不堪,被他压下了。

卫建国不敢想,那些不堪的,能有多不堪。

如果今天不是穿这身衣服……

卫建国强迫自己,压下已经到心头的火气。

村长越说声音越小,他发现身边这两位,脸色已经黑的没法看了。

村口,村长还是没忍住,他说,“俩领导诶,恁们瞅瞅能不能看在和尚哩份儿上,帮帮俺们村里人呗。俺们村儿忒穷咧,需要一台拖拉机。”

卫建国没搭理他,转身走了。

刘新国说,“冲你们对和尚做的那些,没一枪崩了你们,已经是看在这身军装上。滚”!

两人来得突然,走的痛快。

第186章 学习

兴冲冲的来,气哼哼的走。

一路上两个人,用上了越野的速度,将心中不快发泄出来。

他们不知道该去怪谁。

村长说那些话时的自然、自豪,不似作伪。说明他是真心觉得他们做的对,做得好。

这边习俗就是如此。他们不过是跟着祖宗行事。

卫建国都气笑了。

难怪和尚从不提家乡。

70里路,去时他们用了大约5个小时,回来时只用了3个小时。

进学校大门,俩人气喘吁吁。

门卫王叔喊住卫建国,“这一身汗,你俩去拉练了,真是勤快。”

卫建国不予多说,“可不是,馋肉了去山上打打牙祭,结果比了一场。”

“还得是你们年轻人。对了,有你的包裹,老大一个,家人对你真好。”

卫建国这一次,笑的真心实意。

“是呀,叔。我媳妇儿可稀罕我了,每个月都会给我写信,有时间就会给我做吃的,就怕我吃不好。”

大爷瞅他这样子,简直没眼看。

别以为他老头儿不知道,这帮人,私底下给卫建国取了个绰号,“媳妇迷”。

天天把媳妇儿挂嘴边。

喊他抽烟,他说媳妇儿对烟过敏,闻不得,他不能碰。

一起喝一杯,他基本上不碰,说和媳妇儿有约定,不能沾酒。

一起出去买东西,他看到啥都想给媳妇儿买,一百多的毛呢大衣,眼都没眨,给媳妇儿买了。然后自己没钱,吃了半个月食堂,直到他媳妇儿给发零花钱过来,才恢复正常。

平时说到什么观点,更是把媳妇儿挂在嘴边。现在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他媳妇儿是个才女。

王大爷可不想听他夸媳妇儿。

让他赶紧拿着包裹走人。

卫建国扛着包裹,往宿舍走,这次的包裹特别大。

这帮人就是狗鼻子,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之前他们问卫建国能不能帮忙买点海鲜干货,这不东西送过来了。

卫建国一边拆包裹,一边说,“都别抢啊,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每人一包。我们那常见的干货都在里面了。”

众人迫不及待打开尝了尝,就是这个味,真好吃。

卫建国打开自己的,天气热了,很多东西不能寄,宋舒茜给他寄的是肉干,除了有点费牙,没别的缺点。

送走众人他开始看信,“最近的日子的很是平淡,每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觉得无聊时,我总是告诉自己,没事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