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318)+番外

作者: 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糖果柜台,买上两分钱的麦芽糖,用小棍一边吃,一边搅。

甜食可以治愈不开心。

宋舒茜刚才的难过,已经荡然无存。

拉着卫建国介绍十里秦淮的昔日繁华。

“秦淮河,又称为金陵母亲河,全长110公里。这里自古就是达官显贵聚集的地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十里秦淮思鼎盛,六朝金粉历沧桑。

都是说它。

名门望族也喜欢在这儿扎堆,那边的乌衣巷,是以前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的聚集地“。

卫建国和两个孩子听的入迷。

似是陷入回忆,宋舒茜说,“佳节至,这一带仿若梦幻之境。

两岸花灯似繁星璀璨,绵延不绝。

有精巧的兔子灯,威武的老虎灯,可爱的莲花灯,吉祥如意的鲤鱼灯,最好看的是每年的宫灯。

夜晚时,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在灯光的照耀下鳞次栉比,画舫在河中穿梭,桨声与灯影交织在一起。

青年男女身着华服,意气风发。三五成群,漫步岸边,或吟诗作赋,或泛舟湖上。

偶尔能看到河中飘荡的河灯,晃晃悠悠随波逐流,带着闺阁女儿的秘密。

抬头有孔明灯飘过,是晚辈为家中长辈祈福所致。

真真是一派繁荣。”

透过宋舒茜的描述,卫建国似乎也感觉到了这里昔日的繁华。

第234章 美食之旅

一路溜达,不知不觉来到宋家老宅。

这里是卫建国都不曾见过的地方。

宋舒茜说,“这里以前叫墨园,我小时候是在这儿长大的,到10岁,我们才搬家到你去的那个老宅。

这算是宋家真正的祖宅吧。

1960年,捐出去了。

以后如果这里出售,我想买回来。

如果不出售,就随意吧,反正就是个住的地方,住哪儿都一样“。

宋舒茜是真的不在乎,既然当年捐出去,就是长辈们已经做好了决定。

她主打一个随便。

现在里面是某部委的办公地点。

卫建国送给门卫一盒好烟,得到了进去参观的机会。

出来后,安安和乐乐还是不敢相信。

“妈妈,这里好大,里面有湖,有假山,有凉亭,有好多大房子。”

“对呀,妈妈也觉得这里很美”。

和他们娘三个的感触不同。

卫建国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娃,真切的见识了阶级的差距,也理解了一些政策。

好在他心态好。

中午,宋舒茜带着他们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小院子。

很有韵律的敲了几下门。

等了两分钟才有一个老伯开门,“找哪个(séi)呀?”

“全叔,我是宋家阿头,过来吃饭”。

老伯仔细打量了宋舒茜的样子,赶紧把门打开,“宋小姐,好久没看到你唠。快请进噻。”

“全叔,表客气,这是我老公跟两个儿子,赶巧假期回来望望,馋你手艺唠”。

“想吃啥,全叔都给你做。老太婆,快出来,望望哪个来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快步走出来,打量了宋舒茜一会,才不敢相信的伸手,握住宋舒茜的手,“小姐”,语气哽咽。

“全婶,你败哭哎,我好得很嘞。我结婚唠,这是我家男人,是个当兵滴。这是我滴两个儿子”。

卫建国和安安乐乐纷纷和全叔全婶问好。

又是一阵寒暄。

宋舒茜将路上买的各种食材递给全叔,麻烦他们帮忙处理。

他们离开后,宋舒茜才说,“全叔全婶是老革命了,解放后回到金陵开了这家私厨,手艺特别好。

形式紧张之后,只做熟人的生意,不接受点菜,有什么做什么。

只是现在食材不好买,我担心他们东西不够,自己买了点。

他们的手艺特别好,不是那种一口惊艳,是你本不爱喝鸡汤,却可以不知不觉中喝两碗的好“。

等餐时,安安乐乐很是开心,“妈妈,是有好吃的吗?”

“对,是有好吃的。咱们这次回来,就是想让你们两个了解金陵,尝尝金陵菜,听听金陵话”。

菜上的很快,全叔把厨房准备好的都给他们端上来了,奶汤河豚、蛋饺烩素鸡、炖生敲、盐水鸭、乌米糖藕、素什锦、酱汁肉,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

全叔问,“小姐,今儿还有双臭配河虾,我记得夫人喜欢”。

宋舒茜也记起来了,这一世的母亲,很喜欢这道臭烘烘的菜。

原主每次尝试陪着母亲吃,都以失败告终。

反倒是母亲去世后,她偶尔能吃两口。

说来,原主的母亲也是她的母亲。

“全叔,给我们上一盘吧,辛苦了”。

饭菜上桌,两个孩子眼巴巴等着爸爸妈妈先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