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496)+番外
听到来意,校长小老头笑的很开心。在这个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的时候,有一个母亲,坚定地认为孩子必须学习。
没有条件就自己学会,再教给孩子。
任何一个真心热爱教育的人,都会开心。
小老头也不卖关子,“你不过来,我也想找你聊聊。我试过卫砚南和卫逸北的英语,非常好,即使在四九城他们也是走在同龄人前面的。
小学的内容,他们给其他孩子上课,我听过几节课,也都融会贯通了。”
校长从旁边桌子上,拿出一套中学课本,“这是我给他们准备好的,原本打算明天找你过来,和你商量一下,他们需要再往上学一学。
这俩孩子的智商很高,需要认真引导,不能浪费了他们的天赋。”
宋舒茜赶紧道谢,“您能想着他们,我真是太感谢了。这套书正是我需要的,我也不和您客气。
只是,这钱票您一定得收下。
我也知道这时候提这些有点俗气,您能惦记着俩孩子,心意无价。”
确定小老头没有不高兴,宋舒茜才继续说,“但这个头不能开。
为了后续您这边少一点麻烦,这个钱票您一定收下,对外就说我托您帮忙想办法,从其他学校调来一套书。
有且只有这一套,就这,还是您搭了人情的。”
校长也不是个迂腐清高的人,知道宋舒茜说的每一句都是站在他的角度,替他着想。
甚至主动提到人情,有这一出,未来自己想找卫家帮忙,也是可以的。
这样做,终究是自己占了便宜。
也可以少点麻烦,家属院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有很多。如果有人知道他白送了卫砚南、卫逸北一套书,自己的清静日子也就没了。
小老头接过宋舒茜给的钱票,只多不少。
宋舒茜会这么做,也是看准了校长的品性和脑子。
看看现在知识分子过的日子,再看看这小老头儿过的日子。身处洪流,能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只这份远见,就值得她交好。
如果未来安安乐乐能学到几分,也可以受益终生了。
宋舒茜继续问,“校长,我没接触过教育,也不懂怎么安排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就想请教您……”
接下来,就安安乐乐的教育问题,宋舒茜和校长展开了很激烈的讨论。
期间,还把俩孩子叫来现场考教了一番。
也是这时候校长才发现,这俩孩子在学校还藏拙了。他揉揉俩孩子的头,“好小子”。
得知乐乐很喜欢武器制造,他更高兴了。
“你小子这么聪明,我有个老伙计也喜欢这个,等着,老头子去给你要书”。
乐乐小机灵鬼,赶紧和校长小老头道谢。
从学校出来,娘三个非常开心。
第364章 我的名字叫过度章
从学校出来,娘三个非常开心,欢欢乐乐的往家走。
安安乐乐自己抱着书,有嫂子看到他们手里拿着东西,过来询问,宋舒茜也大大方方的回答。
“俩孩子小学的内容都学完了,我就请校长帮忙从别的学校调了一套中学课本。
现在买点书,是真不容易。这些课本,我原本想着每人一套,他们用完再传给弟弟妹妹,也不浪费。
但,课本紧张,就这些也是我攒了很久的书票,才勉强凑够一套的。”
宋舒茜平时一副不差钱的样子,在家属院他们家的日子,算是顶好的那一批。
难得一见的她主动卖惨,说书票难得,众人也就相信了。
还在安慰她,“两人用一套也可以,换着看。”
宋舒茜状似无奈,“也只能这样了。就是一起学习时不是很方便。”
她转头和安安乐乐说,“你们俩得好好爱护书,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弄坏了以后弟弟妹妹就没法用了”。
俩小机灵鬼自然是赶紧答应,绝对不让妈妈的任何一句话掉地上。
问话的嫂子,转而换了个话题,“你们家孩子初中去哪儿上?我们家大小子也该上初中了,我看了一圈,县里的学校不是很好,想让他去市里,又有点舍不得。”
宋舒茜笑着说,“时间过得真快,嫂子家石头都十二岁了吧。市里的学校确实好一点,老师教的东西也更全。
实在不行,嫂子就过去陪一段时间,等孩子适应了,再回来。
我家这俩才7岁,太小了,我是真不放心。
给他们准备好书,就自己在家学习看看,有不会的就让他们去学校问老师。
他们俩太小了,耽误几年也没事儿,等过了12岁我再送他们去市里上学。”
那嫂子也是发愁,想到安安乐乐平时带着这帮孩子学习,问“要不然让安安乐乐给大家上课,讲初中的东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