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538)+番外
他们没来之前,有不少关于他们的传言,什么卫建国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宋舒茜是个乡下来的土妞等等。
宋舒茜带着俩小的找了个位置等着,卫建国带着俩大的去打饭。
这边的伙食还挺好的,至少比翠原城好多了。
卫建国他们打了个四喜烤麸、凉拌海蜇、西红柿炒鸡蛋和红烧肉,又单独给两个小的要了蛤蜊蒸蛋。
悦悦和阳阳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
宋舒茜尝了口西红柿炒鸡蛋,皱了皱眉,咽下去了。
她看向其他人,等着他们的反应。
果然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人,都觉得不好吃。
这也不怪他们。
他们一直生活在北方,习惯了吃东北菜和内蒙菜,乍然吃到这么甜的菜,有点不适应。
安安问,“妈妈,是不是大厨放错盐和糖了?”
他学做饭时,就犯过这种错误。
宋舒茜遗憾的摇摇头,“沪市人口味偏甜,许多菜中都会加糖,这个番茄炒鸡蛋就加了不少糖。
他们的红烧肉讲究浓油赤酱,你尝尝,也是甜的。”
俩孩子吃了口,实在不喜欢。
宋舒茜无奈,“看来你们两个得好好学做饭了,以后咱们家就不来食堂了。”
乐乐想到今天听到的住校,原本他觉得没关系,现在他有点担心。
宋舒茜安慰他,“没关系的,还有几年呢。到时候,如果你们不喜欢住校,妈妈去看看学校附近有没有房子出售,给你们买个房子。
只是,你们得学会做家务,到时候就得你们自己照顾自己了。
现在这情况,妈妈也不敢给你们请保姆。”
俩孩子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的妈妈。
买房子哎,这个年龄的孩子,是很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的。
宋舒茜揉揉他们的头,“嗯,先不着急,明面上不许买卖房子,咱们还要等等。”
得到准信,两个人也不担心了。
结婚这么多年,卫建国早已经习惯了,自家媳妇儿的大手笔。
别说给两个孩子买一个房子了,就是给每个孩子买一个房子,他都不惊讶。
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在家他就是吃软饭的。
卫建国关心的是,“媳妇儿,你要不要工作?这个需要提前登记。你的文化程度高,可能会优先安排。”
沪市到葫芦岛这边实在太远了,书稿邮寄过程中有很大的风险。
而且,这两年环境越来越好,也有不少会英语的人,加入到翻译的队伍中去。
这次过来,宋舒茜就把工作辞掉了。
她想了一会儿才说,“暂时不用了。部队安排的工作,一般就是在家属院,或者去厂子里,我都不太喜欢。
暂时先这样吧,等我遇到合适的,再去工作。
这次我想看看,有没有画画、弹琴或者是书法之类的。”
这些事儿,卫建国一向没有意见,由着她高兴。
第395章 疯狂买买买
次日,一家人起了个大早。
他们要去市里去采购物资。
见到这边人的穿着,宋舒茜果断将自己之前穿的那些过于朴素的衣服束之高阁。
多少年了,她一直尽量低调,穿的衣服都是那种直筒形状的,没有一点设计感。
如今,终于可以稍微打扮一下。
心情好,宋舒茜一早晨都是哼着歌儿的。
她将头发编成一个麻花辫,弄得比较宽松,还在发尾系了一个珍珠发圈。精致中带着慵懒。
一条淡蓝色的布拉吉,仿若春日天空中那缕最柔美的云。外搭一件米白毛呢大衣,质若柔绒,松松地裹着她的身姿。最大限度的显露出她的温柔。
卫建国也在她的强烈要求下,穿着衬衫和中山装,颇有种儒将的感觉。
这一家人的出现,再次引起家属院的热议,太好看了。
宋舒茜敢如此,源于她对时局的判断,和沪市这个特殊的地方。
这里的人在最难的那几年,也不曾放弃属于他们的时尚。
无论内里的衣服如何破旧,穿在外面的一定是干净整洁的。
不能每天换一件衬衣,就设计出假领子,每天换不同的领子。
时尚似乎已经融入他们的DNA。
入乡随俗,他们一家完美的融入其中。
卫建国开车带着他们直奔国营饭店,折腾了一早晨,早饭还没吃呢。
两碗阳春面、半斤生煎包、六根油条、六个茶叶蛋、四碗豆腐脑。他们的食量惊呆了饭店里的食客。
沪市本地人,吃一碗阳春面,已经非常撑了。
卫建国他们面上淡定,丝毫不受影响的进食,但那微微加快的速度暴露了他们。
出来后,安安乐乐小声说,“咱们吃的也不算多吧,我还没吃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