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558)+番外

作者: 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睡的太早,宋舒茜实在睡不着了,她躺在那无聊的回忆这些年的日子,顺便整理宝葫芦里的东西。

看着手里记录着安安乐乐,小时候提出各种问题的本子。宋舒茜想起曾经的计划,出版一本适合小孩子看的问答书。

次日将几个孩子叫到一起,宋舒茜给他们看这个本子。

“妈妈需要你们的帮助……”

将事情说清楚后,宋舒茜等着孩子们提问。

安安乐乐看着里面的问题,那些被他们遗忘的记忆逐渐清晰。

两人特别感兴趣,“妈妈,需要我们做什么?”

“这本书的语言要生动活泼、简洁易懂。里面的插画,也要咱们一起画,要那种色彩丰富,充满童趣的。”

母子几人开始分工。

就连悦悦和阳阳也被分到了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宋舒茜不需要监督几个孩子学习,他们都非常自觉。

为了编这本书,很是努力。

找到事儿做,宋舒茜的日子也更多姿多彩。

上次说的大集,还真被他们打听到了。

宋舒茜和甜甜带着安安乐乐和四虎,一大早就出发往那边赶。

几年不骑自行车,宋舒茜都觉得自己快不会骑了。歪歪扭扭好几下,才逐渐熟悉起来。

“我是真没想到,这自行车还有属于我的一天。”

她已经把自行车给安安乐乐了。

不知道这话哪里戳中了甜甜的笑点,她笑的直不起腰。

一行人骑了70分钟,才到了大集。

将自行车放在门口看自行车的地方,“多少钱?”

“一辆车五分钱。”

宋舒茜给了两毛五分钱。

五个人每人背着一个大背篓,往里面走。

“这儿的东西还挺多的”。

“那可不,这可是附近最大的大集”。

接下来,他们就进入买买买模式,鲤鱼不错买两条,鲫鱼难得买三条,虾虾蟹蟹孩子们爱吃带回去。

活鸡活鸭很难买到,果断出手。

各种干货腊味,更是来者不拒。

那架势,像是多少年没见过东西。

其实家属院供销社的东西还是挺全的,平时他们买菜买肉也很方便。

只是这些年,宋舒茜他们习惯了冬天在自家院子里囤好多东西,来了这儿,最多只能买两天的。

她们很不习惯。

看着桌上的年画和春联,宋舒茜感慨,“这审美也提高了一大截,瞅瞅那胖嘟嘟的娃娃,很是可人。”

不过,比起宋舒茜写的还是差了点,她只买了红纸。

让宋舒茜意外的是,这里居然有瓷碗、陶盆、水缸这些生活用品。这可不是乡下人家,自己能做出来的。

卖东西的小哥儿好像知道他们的疑问,“我们村有这手艺,办了个陶瓷厂,这些都是我们厂里生产的。”

说这话时,小伙子很是骄傲。

宋舒茜比了个大拇指,“你们村好厉害,这还是我第一次见村里办的厂子,这也是上面审批的?”

“对,县里审批的。有了我们厂,周围人用陶瓷都来我们这儿买。”

宋舒茜看了下,手艺还可以,都是那种粗陶。

用来装东西,别有一番滋味。

“这个要票吗?”

“不要票”。

一听不要票,宋舒茜和甜甜果断入手了几个大碗和盘子。

回去装水果,搭配起来,一定很好看。

“有花瓶吗?”

“庄稼人用不着那东西,我们就没做。你看看这个行不?”

宋舒茜看着手里的大水杯陷入沉默。

她就很好奇,谁喝水需要一个一升的水杯。

虽然这么想,下手却不慢,这个用来装花很合适。

安安乐乐和四虎,都是很好的哥哥。看到有卖陀螺、毽子和沙包的,想都没想就买给自己弟弟妹妹了。

没管三个孩子,宋舒茜和甜甜被一个卖鞋垫的摊子吸引了目光。

他家鞋垫特别好看,上面绣着猛虎下山图,踩小人图,吉祥如意,连理花开等图样。绣工很一般,最难得的是这份心意。

宋舒茜精通刺绣,也只会在衣服上绣些花样。

她大手一挥,孩子们还在长个子每人两副,卫建国和自己每人五副,她还很应景的要了个踩小人的。

摊主婶子有点内向,鼓起勇气说,“没有那么多。”

“这样,我先把定金给你,你回去慢慢做,做好后,给我寄过来,费用我出”。

一听不用出邮费,摊主婶子才放下心来。

宋舒茜给了她安安乐乐在少年宫的地址,让他们两个拿回去。

这次逛集市,宋舒茜和甜甜找到了从前买买买的感觉,一点不觉得累。

安安乐乐和四虎三个精力无限的孩子,此刻蔫耷耷的,背着沉重的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