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561)+番外

作者: 青鱼青鱼 阅读记录

宋舒茜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大纲和一部分内容。

周主编接过,开始还有点不以为意。越看越是郑重。

这本书,最难的是这份巧思,里面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文历史等方面。

都是从小朋友角度出发,是他们真正会提出的问题。

此外,书中还搭配了各种插画作为讲解,让内容一目了然。

翻着翻着,就没了。周主编还有点意犹未尽。

“这书是您写的?”问完,周主编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抱歉,一时嘴快了,实在是这本书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

每一页都是一个单独的故事,可读性很强。”

“没关系,我不在意。

这书是我和家里几个孩子一起编写的。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我儿子小时候真实提出过的问题“。

“难怪我觉得这书非常贴近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周主编很看好这本书,这和《十万个为什么》有异曲同工之效。

但比那本书更有趣,故事性更强,色彩也更丰富。

相信,没有孩子能逃过。

涉及自己的专业,周主编很是果断。

还没有看到后面的内容,就已经开始和宋舒茜谈可以提供的待遇。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次性稿酬,另一种是基本稿酬+印数稿酬。

宋舒茜想都没想就选了第二种,她对自己的书有信心。

这些年,为了给孩子们买到合适的读物,宋舒茜是几乎每到一个城市,就先去新华书店。

因此论对市场的把控,宋舒茜不比周主编差。

何况,她还有个外挂,甜甜可是透露过,黑暗就要过去了,黎明马上就要到来了。

未来是多姿多彩的。

她相信,未来,如她一样,想给孩子们买书的家长,不在少数。

最终,宋舒茜和周主任商量好,基本稿酬是千字4元。

至于印数稿酬,首印五万册,按基本稿酬的5%计算。

对宋舒茜这样一个没有作品傍身的新人作者,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甚至还略微偏高了一点。

她非常满意。

签好合同,将一切都交给时间。

和周主编分开,宋舒茜去了供销社,大手笔买了不少海鲜和肉,准备晚上回家亲自下厨,宣布这个好消息。

这可是他们母子,第一次一起合作写书。

无论之后的销售情况如何,这件事,对他们本身的意义就很特别。

饭桌上,宋舒茜拿出合同,展示给大家。

安安乐乐兴奋的小脸红扑扑的,他们两个也没想到,自己参与编写的书,真的能出版。

悦悦和阳阳年龄小,还不理解出书意味着什么,但家里人都高兴,他们也高兴。

晚上两口子躺在床上,宋舒茜还是很兴奋,“老公,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也能写书,还能出版。

这可真是太让人惊喜了。”

卫建国看着自己怀里激动的妻子,刚刚在孩子们面前还稳得住,现在在自己面前,完全不装了。

像是个得到糖果的小朋友。

“我媳妇儿真棒,等出版了,我就去买几本放起来收藏。”

自己夸自己是没什么反应,现在被人这么夸,宋舒茜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412章 娘三个刚进家属院就被围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安安乐乐总是会问,“咱们的书什么时候出版?”

问的多了,宋舒茜这个门外汉,都熟知出版流程了。

“等出版了,周主编会联系妈妈。

出版一本书,需要经过选题策划,组稿和好多次审核,然后编辑还要加以润色,之后才是做封面排版什么的。

哪有那么快?

妈妈能直接和人签合同,也是因为孟老的推荐。”

相处了一段时间,宋舒茜越来越发现,孟老不是个普通老头儿。

安安乐乐听到妈妈的回答,也不纠结了。

“妈妈,最近我们要做什么?”

“你们俩不是去新华书店接了翻译工作,都忙完了?”

“还没有,我们今年就翻译这一本书,不着急的。”

宋舒茜拿起他们两个桌上的书,看了一会儿,翻译的还不错。

俩孩子有规划,每天就翻译一页,啥都不耽误。

安安问,“妈妈,今天孟爷爷说可以带着我去沪滨大学图书馆看书,我可以去吗?”

宋舒茜脑子里灵光闪过,难怪她一直觉得孟老很不一样。

现在她知道了,他是沪滨大学的教授。孟老身上那种似有似无的颓废,源自壮志难酬和社会打压。

虽光芒暂隐,但眼底不甘如暗火,仍在死寂中默默等待着复燃的机会。

这个年代的文人,太苦了。

宋舒茜问,“孟爷爷什么时候和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