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348)+番外

作者: 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他这话一出口,蒙恬马上就不服气了。

太子是他家阿音未来的夫婿,论排序,也该按亲疏远近来排,哪有拿官职来狐假虎威的?

他正想出言反驳,一旁的副将们却是眼睛一亮,欣喜地异口同声问道,

“杨将军,那...我们的官职相同,是该抓阄来排队吗?”

李世民满脸黑线,立马挣扎着要跳下来,还不忘大声抗议道,

“不必了,我已经十岁了,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吓死人了,看这帮武将跃跃欲试的架势,竟真的想挨个来抱抱他——

可他早就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了!

殊不知,在这帮人高马大的秦将眼中,太子这个闪耀着兵事天才光芒的神童,依然只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心生长辈慈爱的可爱孩童。

虽然他们不敢真的以太子的长辈自居,但都很想抱一下可爱的太子,顺便沾沾太子的祥瑞之气....

李世民一挣扎,杨端和只好把他放下来,众人脸上也生出了深深的遗憾。

倒是蒙恬松了一口气,咧嘴笑了笑。

那帮臭兮兮的大老爷们,凭什么抱他家香喷喷的小太子?想得美。

不过,所有人的表情都没维持太久。

因为,李世民马上又提出了后续的分工安排:而负责率骑兵冲击对方阵型的,是他自己!

众人顿时面色大变,纷纷出言阻止李世民这个异想天开的大胆安排。

蒙恬知道,他家太子的胆大远在这些人的想象之外,忙搬出秦王来震慑他,说王上再三叮嘱过他们,绝不能让太子上战场!

李世民老神在在地叹了口气,声音依然斩钉截铁,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旦出现差错,敌军必会察觉我们的企图而展开残暴反扑,所以,我们必须一击即中,我必须上战场!”

他深知战场险恶,哪会故意在人前炫技?

但现在,城中的将领中,最擅长带领少量骑兵从侧翼发起攻击的人,只有他一人。

如果李牧也能上阵,他绝不会用这副小身板去犯险,可眼下,为保万无一失,必须他来亲自上阵指挥骑兵。

接下来,不管众人再怎么劝,他都坚持要亲自上阵,还顺手把冒顿当成了现成的例子,

“那匈奴的大王子与我差不多年纪,他能领兵对我秦人发起伏击,我怎么能当个缩头乌龟?难道,我大秦太子的勇气,还比不上一个匈奴王子吗?”

杨端和口水都快说干了,

“太子,那匈奴王子年纪虽幼,却知兵识战....”

“你刚才还夸我是兵事天才呢,我也知兵识战啊,这前锋,我当定了!”李世民据理力争。

迎着众将幽怨的目光,杨端和那个气啊,如果不是太子在场,他真想啪地扇自己几耳光——

让你嘴快,让你非夸太子是兵事天才!

这场争执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以李世民胜出结束,没办法,谁让他是储君呢。

焦眉愁眼的蒙恬和杨端和,只得连夜写信派快马,回咸阳请罪告状。

王上,您快管管太子吧!

...

说起来,李世民这副小身板的现身,还真给秦军争取了更宝贵的搏杀时间。

当负责守护侧翼的匈奴骑兵,看着这么个身披铁甲的小不点、挥舞着一把长戟从侧方冲出来时,所有的注意力一下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身在草原,他们当然见过很多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但像现在这样,披着一身怪异搞笑铠甲出现的,他们还是头一回见咧。

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立马对紧随这孩子而来的骑兵生出警惕,而是难以自控地指着李世民评头论足,当场哄堂大笑。

直到李世民觑准方位,用最快的速度,以戟挑下一名还没收回笑容的匈奴骑兵,大喊一声,

“听令,立刻从此处冲击!”

那些正在嘲笑“秦国小黍米”的匈奴人,才真正回神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纷纷拔刀朝李世民攻来。

然而已经晚了。

在身边几名精锐的强悍掩护下,李世民灵活避开了对方的马刀,再次划戟朝近处的目标刺去。

与此同时,大秦最勇猛的两千骑兵也随之风驰电掣涌来,他们用疾驰的战马和锋利的兵器,冲散对方阵型,斩落一地人头,硬生生把敌军完美的战列撕出了一条血淋淋的口子。

自古习兵法者,排兵布阵乃第一要务。

同样是一万人,布阵有方者为军队,可万众一心齐心对敌,而阵型散乱者,不过是一群游兵散勇而已——

所以,兵书上把“军阵被破”,视为全军溃败的标志。

在这种高难度战术上,轻车熟路的李世民显然是无敌的。

已经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再次整合队形的联军,顷刻间人心大乱,逃跑嚎叫者不胜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