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154)
柳金枝有些出神。
“阿姐。”柳霄拍拍她的手,凑近了,轻声开口,“其实,此次我能得官家青眼,也承蒙了傅大人举荐。”
柳金枝抿抿唇,小心问:“为何?”
柳霄却一笑:“阿姐明知故问。”
柳金枝不由得脸上飞红,低头不说话了。
“阿姐,此行傅大人若能提前立下功劳,得官家垂青,便能先一步跳出傅府,自立门户。”
“而我此行只要能挣下一点功绩,阿姐就不再是白身。我们柳家与傅家虽说不得门当户对,却也不再是天壤之别。”
“阿姐,我与傅大人为了这一点私心。此行必然竭尽全力,万死不敢后退。”
为了阿姐,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也敢闯。
柳金枝立即按住柳霄:“别说这种话,我只要你们平平安安回来。你们的性命比我的亲事重要的多。”
但她还是感动,心中酸酸软软的,要是柳霄再多说几句,她肯定会忍不住掉眼
泪。
为了不让这次的离别那么伤感,她擦擦眼眶,深吸一口气,又道:“但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二郎好歹有杏安在身侧照顾,谁跟着你呢?”
柳霄亦是皱起眉头。
却不想旁边传来笑声,道:“东家,你怎么把我忘了?”
扭头一瞧,正是杜卫。
杜卫笑道:“我跟着少东家一块儿去,保证全须全尾地把人带回来。”
柳金枝张张唇,还没来得及说话,郑鑫也从饭馆里走了出来。
他老实,不太会说话,但还是尽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东家,我会游水,南方水灾正好带我去。”
柳金枝看着两人,迟疑道:“可是南方现在很危险。”
郑鑫道:“可是东家一开始雇我,就是为了看家护院。”
杜卫一笑,道:“我还欠着东家一只狮头鹅呢,这趟南下,就当我赚外快了。”
“……”
柳金枝无言,视线在二人脸上扫过,诚恳道:“多谢你们,霄哥儿……我就托付给你们了。”
柳霄随言转过来,对二人叉手一拜。
二人同样回礼。
柳金枝抹了把脸,道:“我这就回家给你收拾行李。”
柳霄点点头,但忽然道:“阿姐,家中有些许题册,是黄先生给我的,但南下后,我兴许用不上了,还请阿姐带来给吴先生吧。”
话音落下,本来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吴兴镛一怔。
他指着自己:“送给……我?”
众人的视线也都转向了吴兴镛。
柳霄点头,道:“嗯。”
吴兴镛面色复杂,偏开头道:“我与少东家同考算经科,我勤勤恳恳,考了整整二十年,却次次落榜。比不得少东家,初次下场,就已平步青云……”
吴兴镛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语气几多心酸、苦闷:“这些题册给我不过是浪费,不用了。”
饭馆伙计们纷纷对视一眼。
以往吴兴镛不常与他们交谈,他们只知道吴兴镛家境差,却还坚持科举,但没想到吴兴镛居然已经考了二十年。
那可是二十年。
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多少个二十年?
吴兴镛已经搭进去大半辈子了。
所有少年志气都被磨干净,剩下的只有庸俗、自私,和一点读书人骨子里的清高傲慢。
潘安玉满脸唏嘘,对潘琅寰道:“哥,还好你没逼我到这个程度。”
而前不久刚刚想再逼潘安玉一把的潘琅寰:……
潘琅寰摸了摸鼻子:“你哪盘儿脏不拉几的甜食叫什么?”
“哥你肯试吃啦?!”
“……”潘琅寰一脸苦命,“就吃一口。”
“谢谢哥!!!”
吴兴镛望着潘家兄弟,唇边挂起一丝冷笑。
他没那么好的运气,有个好哥哥宠着、护着;好姐姐养着、疼着;好姐夫举着、托着。
他只有他自己,和一个瞎眼的老娘。
没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经逐渐扭曲,吴兴镛紧紧咬着牙。
柳霄想了想,道:“吴先生所言我并没有经历过,自然没有资格说些什么。”
“但我在黄先生门下学习,偶然结识一名师兄。他与吴先生一般科考已二十余年,却屡次不中,只好每年都埋头苦学。”
“终于,三年前那场秋闱他中了,时年却已六十有二,本来当不得职位,就要告老还乡。”
“可偏偏这位师兄勤学苦练,于算经科颇有造诣,最终被朝廷编入文阁编修算经科书册。”
“且先不论官位大小,我却想知道,吴先生今年三十有九,算术也是一流,身体更是硬朗,难道等不到二十年后?”
吴兴镛仿佛被一把大锤打在头上,脑中种种不甘、怨恨都随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