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484)

作者: 丹锦 阅读记录

姬安:“!”

姬安赶紧抽回手:“你也不嫌脏!”

上官钧这才莞尔一笑,缓缓说:“四郎说的是,肯定能找到人。”

*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上官钧的“乌鸦嘴”起了效,第二天师晟并没能带来好消息。

还是姬安和上官钧吃完午饭的时间,师晟来禀了后续。

师晟:“那药铺也不知两样药材具体是什么,只知是用来制取几种药膏药粉。”

他接着说了好几种成品名字,以及映射疗效,都能和姬安昨晚查出来的对得上。

再续道:“这几种成品臣倒是耳闻已久。都说很有效,就是非常贵,也难买,数量不多。据说不少外地药商都派人在京里守着,只要能抢到一些,带回去也能赚上一大笔。

“去年臣在天牢里待了几个月,万生就设法买了那种祛风除湿的药粉,给臣泡了一段时日的澡。冬日时还特地带了些去图国用,臣的确没感觉到骨头疼,不知是不是那药的功效。”

姬安听得奇怪:“药铺不懂药材,却能制出成药?”

师晟接着讲:“药铺只是中间一环。东家说,当年是有人带着那几种成品药寻上门,他们试过觉得很好,就两边谈定价。药铺收到药材,送到城中一家宅子,待那里制好成品,药铺再买成品回来往外卖。

“那家药铺的东家不是干药材起家,对药材了解不多,只是觉得能赚钱,就开了家铺子。起初平平无奇,还因不通门道吃过大亏,东家都在犹豫着转手铺子了,却因碰上这事,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上官钧:“难怪供货商和京中那么多年不联系,原来两边是分别结钱。如此看来,会找上这家药铺,也是精心挑选过。”

姬安此时心下已经有了猜测,却还是不死心地问:“那家制成品的宅子……”

可惜,师晟果然是说:“臣带人过去之时,已经人去楼空,里面所有东西都被毁掉。现下只能画影图形,发海捕文书。”

上官钧微蹙眉头:“那日抓冯家抓得太早,打草惊蛇了。”

姬安却道:“但若不抓了冯家,也不会这么快查到这事。就算从外围查起,以那些人的警惕程度,同样会很快察觉。”

上官钧又问:“那宅子附近的人家查了吗?”

师晟:“还在细查,初步看没见异常,都是在京中居住多年的人家,活动也都不涉及医药。只有隔壁一家人换了,但也是去年就搬走,现在是夏侯通一家住在里头。

“不过宅子原本就是夏侯家的。说是夏侯通去年丢了官,收入减少,支撑不起先前那么大的开销。就卖了大宅子,收回租出去的这一处宅子来住,能减少许多花用。”

这事姬安也有印象听上官钧说过。

飞廉军目前查到的线索就只有这些,师晟禀完便行礼告退,继续去忙。

姬安看向上官钧:“昨晚我还真没说错,叫你别乌鸦嘴。幸好立刻弥补了,希望后面还能峰回路转。”

上官钧:“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

姬安:“说我遇仙的不知道是哪个。”

上官钧:“我也没说错,百宝囊亦是一种仙。但陛下所言,就太虚幻了。”

随后转个话题:“冯家还关在启阳府。现下看,这案子必不会简单,可以移交大理寺了。”

姬安点点头:“我一会儿就下诏。”

○●

少府玻璃工坊里传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少府监任守用半湿的手帕擦着额上汗水,脸上露出完全放松下来的笑容。

就在刚才,工坊终于凑齐了八块二尺五寸长的大平面玻璃,可以制作出两扇四折屏风——千秋节的礼物稳妥了。

正如姬安说过的,大玻璃的成品率偏低。燕似山的吹制不太稳定,后续摊平退火也时常出问题开裂。总之一直忙了半个月,屏风架子都制好雕好,就等着玻璃能凑够数往上装。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燕似山教人的能力很不错,又细致有耐心。现在已经有好些工匠,能够跟着他吹出做窗户大小的玻璃片。玻璃窗虽然可能赶不上千秋节,但也晚不了多久。

任守心上的大石头落下,待众人欢呼声渐停,就笑着大声表示今晚请众人吃饭,顿时又引得工匠们再次欢呼。

这其中的首功燕似山,简直是被众人簇拥着出去的。

燕似山这段时日过得相当惬意。他每日到少府吹制半日玻璃,另半日就在繁华的京城里游玩。

给姬安的礼物有了着落,还没花他一文钱。而且,以姬安的大方,他甚至估计还能再领回一份赏来,燕似山在京里玩得十分放松。

这日晚上,他和工坊众人吃完饭,喝得微醺,高高兴兴回大司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