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笼中雁(141)

作者: 以鹅传鹅 阅读记录

时诩微微喘息着,唇角勾起一抹胜利者的笑。他高大的身材渐渐挡住了于昊头顶的太阳,他像是从地狱来的恶鬼一样缓缓靠近于昊。

于昊重重地呼吸着,他机警地意识到了时诩的靠近,转身便用长剑抵挡。

然而,他的手臂本就受了伤,长剑也远远抵挡不住时诩的长柄刀。

“时诩,你这个狡诈的家伙!”朝后一仰,收回了长剑,又在起身只是朝时诩刺去。

时诩迅速侧身躲过,扬起坠月朝于昊的腰间重重拍去。

于昊顿时大惊失色,他来不及闪躲,瞬间便被坠月的刀身重重地拍落马下。

“时诩,你!”

时诩长臂一挥,坠月的刀尖便直指于昊的脖颈,而后,一众魏军便在于昊周围围成了一圈,长枪短剑纷纷指向它。

于昊脸上的汗越出越多,他的眼中虽然遍布着惊恐,却依旧嘴硬道:“时诩,有本事,你就杀了我啊!你若是敢杀了我,我父王一定会率领满丘勇士踏平你们魏国!”

时诩对于昊的恐吓不以为意,他轻飘飘地说道:“杀了你?我为什么要杀了你?杀了你对我没有一点好处,把一个活生生的你带回盛安,我朝圣上必定会更加高兴。”

时诩用轻蔑的眼神上下扫视了于昊一番,随即翻身下马,将他绑回了嶆城。

第六十七章 归京

景聆马不停蹄地赶回盛安,却因为半路上的那场雨发了高热,只好在家里休养了几日。

景聆靠在床边的小案上,早上吃了药后便有些昏昏欲睡,一直到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射到她的脸上,她才倍感不适地蹙起了眉头,缓缓睁开了湿润的眼。

她的手臂下还压着本《诗经》,从窗外吹入的梅花花瓣落在书页上边,景聆揉了揉眼睛将花瓣捻起,却被花瓣下的那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吸引了目光。

景聆捏紧了那枚花瓣,酸涩感再次从眼眶中冲出。

折柳端了桃胶燕窝羹进来,见景聆醒了,便将汤羹放到了桌上,她道:“小姐饿了吧,这燕窝是今天上午太后差人送来的,我刚炖好,小心烫。”

花瓣在景聆手中被捏得稀碎,景聆双目无神,忧伤中又透着恨意,她缓缓抬眼看向折柳,喃喃道:“折柳,我刚才,又梦见他了。”

折柳刚把碗放上桌,她慢慢将手收回,放在背后紧捏着,她说:“小姐对他付出了真心,无法释怀是人之常情。”

“我自懂事起,日日都在盘算着别人心中所想。”景聆望着眼前诱人的汤羹,捏着勺子轻轻搅动,“可我却没能算出他的心思。”

景聆满脸愁容,又因为生着病气色极差,折柳看着她如此失魂落魄的模样,也觉得心疼不已。

“小姐别为了他难过了,大魏境内又不是只剩他一个男人了,小姐你还年轻,以后会遇见更好的的。”折柳上下打量着景聆,“你这几日,都瘦了不少。”

“更好的吗?”景聆吹了吹汤匙里的燕窝缓缓抬眼,目光忽然变得坚定起来,“可是,我只想要他。”

折柳与景聆四目相对,这还是折柳第一次在景聆眼中看到如此浓烈的占有欲。

景聆自小养尊处优,想要的东西都会得到,因此也没有什么大的物欲,年少时的爱恋,也都花在了贺迁身上。

可即使是当年贺迁封后之后,景聆纵使是难过了一段时间,可她的脸上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神色。

景聆的目光给了折柳一种她要将自己拆吃入腹的错觉,她感到浑身不自在,便低下了头,岔开话题道:“今日太后宫里的人来时,还特地嘱咐了几句,说太后想念小姐了,想让您明天进宫去陪陪太后。”

景聆刚把一口汤羹送入口中,闻言手里倏然一顿。

她垂着眸子缓缓将汤匙放入碗中,把碗搁到桌上,拿起手帕擦了擦嘴,然后才慢悠悠地说:“知道了,就算姨母不说我也会去的。”

太后每次送东西来,不都是在暗戳戳地提醒自己别忘了还有她这样一个姨母吗?

只是这次去见太后,景聆也有自己的目的。

时诩的反常情绪就是从他见过王度之后开始的,那个王度是时取的旧臣,定然是告诉了时诩当年他父亲死的真相。

自己这位眼观六路的姨母,或许知道些什么。

景聆淡然轻笑,右手轻轻搭上左手的手腕,捏到了那个白玉桌子。景聆的右手暗暗发力,她眉头一皱,将那镯子取了下来。

次日一早,景聆便入了宫。

秦太后与景聆已有快一个月未见,一见到景聆,秦太后便拥了上去,抱着景聆亲昵了一番,然后拉着她跟自己一起坐到了桌旁。

“一个月未见,聆儿看着又瘦了不少。”秦太后捧着景聆憔悴的小脸细细打量,“瞧瞧这下巴都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