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雁(94)
吴间努力地睁着眼,他难以置信地在席间张望着,忽而又开始磕头。“皇上,这俗话说得好,‘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放过一个’啊!臣也是为了大魏啊皇上!”
贺迁冷漠地看着他在地上哭闹,这吴间当年也是外放到客州一带回来的,如今在这件事上搅浑水,想来没少受陈王的恩惠。
贺迁道:“那吴卿要怎么办呢?”
吴间倏然停了手里的动作,双手撑在地上,抬头看着贺迁。
他说:“皇上,我们大魏向来是君臣和睦的,倘若真的有大臣结党营私,这也是臣不愿看到的,尤其这几位,都是国之肱骨。臣认为,为了查明刺客这件事的真相,也是为了给几位大人一个清白……”
吴间顿了顿,诚恳地说:“请皇上恩准臣去武安侯府搜查!”
搜府?
景聆瞪着吴间几乎要骂了出来,这吴间的脸面可真大。
景聆攥着帕子的手攥得更紧,她稍稍侧目看向贺迁,却正好与贺迁对视。
景聆闭了闭眼,二人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
贺迁收回目光,正色道:“吴卿说得不错,这桩桩件件的事情把三人联系到一起,这的确是太过可疑了,但朕还是相信朕的臣子的。”
“皇上……”吴间猛然倾身,对这件事咬死了不放。
“不过。”贺迁立即话锋一转,又道:“既然吴卿都对他们三人产生了怀疑,难保别人也这样想,若是没个交待,岂不是让他们三人白被人猜忌了?所以吴卿搜府的请求,朕准了,搜查文书不日便下达。”
吴间登时瞪圆了眼,脑袋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典冲昏了一般,脸上的笑意都快藏不住了。
而秦太后与沈愿更是惊讶地看向了贺迁,不解贺迁的用意。
“谢皇上!臣一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吴间语气激昂,连连叩首。
而贺迁只是冷笑,他阴沉地说:“这件事朕是交给你了,但朕也不能不考虑杜仆射、赵将军和武安侯的情绪。”
吴间拜谢的动作倏地顿住了,他谨慎地抬起头,双目中透出了恐惧。
贺迁下巴微抬,“吴卿,如果你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查出来的话,你这身官袍,也不必穿了。”
贺迁指着吴间身上的官袍慢悠悠地比划着,也不知是晚风吹了过来还是如何,吴间只感觉后脊背在发凉,身上的汗毛都因为一阵寒意竖了起来。
吴间不由自主地咽下了一口唾沫,胆战心惊地说:“臣定……不负所望。”
“好!”贺迁坐直了身子,笑道:“那你今日先回去准备准备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是……”
吴间撑着地板站起,发麻的腿脚勉强能动,他迈着虚浮的步子转了身,走路都是扶着亭子的栏杆在走。
夜里黑,吴间脑子里回荡着的都是贺迁对自己说的那番话,他一时没有落稳脚,竟“嘭”地一声从台阶上摔了下去。
吴间这一趟宫进得狼狈,出宫门时也是一脸衰相。
吴间辗转了几辆马车,最终停在了陈王府后门。
此时已到深夜,晚秋的风大而冷,盛安街道上已经没了人,唯有一只白色飞鸟从夜幕上空掠过,像是拖着尾巴的彗星。
吴间朝伸手不见五指的四处望了望,确定安全后才敲了门,他双手拉扯着手臂上的衣料抱着身体,嘴里“嘶嘶”地抽着冷气。
他在寒风中立了少顷,王府后门才终于有了一个小厮来开门,吴间见门打开,还不等那人打招呼就钻了进去。
陈王贺辽的房里还亮着灯,那小厮让吴间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通报一声;于是吴间又在屋外等了一会儿,小厮才让他进了屋。
贺辽穿着一件青色里衣,外边披了一件玄色外衫,他坐在木案后,手中正拿着一本书,看上去就像是个文弱的书生。
“陈王殿下救我啊!”吴间一见到贺辽就拖着自己崴了的脚一瘸一拐地跑了过去,滚烫的眼泪说来就来,他伏在桌案上,可怜巴巴地望着贺辽。
贺辽立即放下了书,起身时身上的外衫便顺着肩膀滑了下来。
他扶着吴间的肩,关切地说道:“哎呀,吴大人这是怎么了?”
吴间热泪盈眶,他抹了把鼻子,被贺辽扶了起来,不小心又碰到了脚,他不禁痛呼一声,才勉强站稳。
贺辽松了手,示意他坐在自己对面。
贺辽注意到了吴间官袍上的污渍,联想到他走路时的模样,便道:“吴大人不是进了趟宫吗,怎么如此狼狈啊?”
恰好这时小厮来送茶,吴间从小厮手里接过茶便连连摇头,叹息道:“陈王殿下,你可一定要救救我啊,现在只有您才能救得了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