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190)

江南造船厂这个单位,确实是非常强的龙头,但且不说她现在实力尚浅,而且一旦进入这样的单位,专注某一领域的发展,碍于保密性质,可想而知很多东西都会受限,她通过梦境在工业领域发挥的作用,圈子一下就要缩小很多。

但可以想到,如果不深耕某一领域。

她恐怕也很难走到最高点。

尤其是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几颗明珠。

绝对不是靠睡梦中多一倍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包揽的,那是白日做梦。

工业的最高点啊。

人类制造业的巅峰。

林巧枝怎么能不心动?

而以目前林巧枝表现出来天赋,江南造船厂自然也想提前把人才提前揽到自己锅里。

否则日后等她成长起来,他们江南造船厂拿什么去和战功战绩堆起来比山都高、抢装备堪比土匪的陆军老大哥、还有经费多资源足的空军争?

想屁吃吧!

徐世秦微笑,仿佛带着红头巾的狼外婆,给出承诺着:“当然可以,我们江南造船厂的大门一直为你敞开。”

林巧枝轻声道谢:“谢谢您,徐总工。”

“那今天就这样,回去早点休息,期待下次见面,再能和你畅聊更深入的东西。”徐世秦干脆利落,给出期待祝福,以作道别。

当然不指望能凭几句话,就让人心甘情愿离开家乡,到他们这里。

但能表示出友好和善意,结一份善缘也是不错的。

等林巧枝离开。

徐世秦对着那份图纸沉默良久。

晏剑点了一支烟:“徐老您说,我们还要多少年,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形成这样有威慑的战力?”

徐世秦把军舰模型放回沙盘:“会有这一天的。”

他站起来,站在窗户边,看着刚结识的年轻人往厂外走。

“年轻人都敢想,我们难道不敢做?”

***

计剑锋回来,迎接的就是审视的眼神。

他脚步一顿。

堆笑:“老师。”

徐世秦老爷子把一张文件纸往他面前一推,赫然写着,海军发展技术储备人才。

“趁着那两尊大佛没发现之前,你得给我把人捞过来。”他简单直接道。

计剑锋:“……”

哪有那么容易,人家温东鸣也不是吃干饭的啊,他试探:“要不等下个项目立项,咱们可以征召各个单位的技术人才来参加项目?”

“那也没有自己人好!”

如果她能潜心研究船舶技术,肯定是能有大成就的。

合着你还想当自己人,计剑锋觉得他实在是太敢想了。

这是真的把人家苗苗连根带盆一起撅过来啊。

林巧枝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以她十七岁的阅历,在这样关乎人生发展的大决定面前,还是难免徘徊不定。

但她是个性格简单的。

想不通就暂时放下。

先把手头的事做好!

临近年关。

林巧枝走进车间。

“林工。”

“林工!”

陆续有工人跟她打招呼。

林巧枝边走边回应,然后径直走向了观测台。

“林工,你真的不回去过年啊?”程梁站在观测台上,大声对抗着车间里轰鸣的声音,惊讶地看着再次出现在身边的林巧枝。

林巧枝戴着安全帽,目光紧紧盯着20米高的行车轨道:“万吨水压机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候,我可不放心现在就走。”

江南造船厂的锻造车间里,顶棚数个大灯把足足三个篮球场大的空间照得锃明瓦亮。

天车吊着即将出世的万吨水压机横梁,当行车钢索绷直的瞬间,整个车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林巧枝甚至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她侧头道:“准备进行机械探伤。”

当即有人举着大喇叭:“准备进行机械探伤!”

声音在车间回荡。

有早早准备好的一组工人,带着探伤设备,在安全位置待命,等待给这个长十二米,宽三米,高两米五的巨大横梁探伤。

如果探伤没有探出问题,就可以进行吊装了!

行车轨道把巨大的横梁移动到既定位置。

“探伤!”

一组穿戴整齐的工人有序上前。

他们按照规定要求对这根锻造好的巨大横梁探伤。

确认这根需要承担巨大力量的横梁,没有隐蔽的裂纹、砂眼、杂质等问题。

林巧枝则和程梁几人在观测台,仔仔细细核对后续步骤。

焦灼许久,终于等到了结果,“探伤完毕。”

“没有问题。”

好消息从下面传来。

这让观测台上几人都精神一震。

接下来就是安装横梁了,需要精准的将横梁插在立柱上。

“慢起——”

指挥的声音从观测台传向行车操作室,在齿轮咔哒咔哒转动的声音里,钢索带着巨大的横梁缓缓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