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24)

林巧枝拿起自己那朵,眼睛对准茎,往里头瞄。

她们也都从花茎找到纸条,搓成细长圆柱的那种。

写的是同样的话。

但字迹却明显有进步,不像是同一时期写的。

这事就在两三年前,林巧枝她们刚上初中。

因为孟主任的原因,大多数人家都是愿意供小孩读书的,但事做了,嘴上却下意识嘀咕两句,“男娃聪明,一努力就上去了,女娃后劲不足。”

林巧枝就是听不得这样的话,她想去和大人理论,却发现身边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女孩子到后来成绩就慢慢掉下来了。

她想不通,凭什么女孩子就后劲不足?但又争不过大人,争不过那么多身边的例子。

她急红了眼,一抹眼泪,就像小孩耍无赖一样喊:“我们女孩就是聪明,我们女孩就是努力,我们女孩就是成绩好,后劲足!”

她喊完就转头跑走了。

那时她玩具也玩够了,早就不和讨厌的男生一起玩了,女生朋友也一个个走散,家里也争完了。

她干脆就放下了玩具,埋头扑到学习上。

让那个在小学成绩只是中等偏上的小巧枝,在中考前,成了江城学校随便挑选的优尖生。

第10章 她终于成功独立拆解一台车床!

仔细一算。

她们红旗家属院考上的女孩,真不少。

“光是我们四个,加上阿曼,虎妞……这就比前几年多了吧?”晚晚看着桌上堆的小礼物,比着手指头在数。

林巧枝觉得不止:“这几天咱们去看录取通告,听到别家也有好消息。”

宁珍珠兴奋弹起:“我去打听打听!”

她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宁家在一楼,没有占地方的公共走廊,宽敞许多,门口就是平地,有不少老人坐在阴凉处乘凉,扇着蒲扇闲聊。

宁妈妈与人为善,和邻居关系很好,宁珍珠也受老人们喜爱。

出去打听一圈,很快就跑了回来。

她高兴得麻花辫都一荡一荡的,数着:“吴奶奶说,还有三车间李家的二闺女,食堂后勤王家的娟花,机修一组石家的……”

她们一数,最后再一算。

目前为止,她们红旗农械厂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女生,比男生还多一成,到了6:4的比例!

林巧枝兴奋地大手一挥:“走,宣扬去!”

“走!”

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

林巧枝她们当即把门一关,风风火火的跑出去,见人就说,见人就宣扬。

天热都挡不住她们的热情。

年轻的女孩子,朝气蓬勃,热烈得就像是江城夏天盛开的向日葵花。

而被逮住的红旗家属院人家:“……”

录取的好消息听了当然高兴,要笑,但被逮着几乎贴脸暗示,你就是偏见,笑容多少有点尴尬。

林巧枝她们不尴尬,她们高兴着呢!

当初争辩得最凶的人,不少在上工,并不在家属区。

家属院转了一圈,林巧枝仍不满足,大胆地提议:“不如我们去厂办广播室?向全厂广播这个好消息?”

阿水竖起大拇哥:“这想法好。”她嘿嘿笑了两下,“今年家属院考上中专和高中的可比往年多多了,这么好的消息,当然要通报全厂!”

到了厂办广播室。

人家一看她们,眼神都警惕了。

广播站主任还专门点了个人挡在门口,免得有人直接弯腰钻进去了。

仗着人小,曾从胳膊肘下钻进广播站的小巧枝,显然给广播站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林巧枝摸摸鼻子,好吧!

她不气馁,而是坚持道:“那我们向广播站建议,中午广播这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激发厂职工下午的工作热情!”

“真这么简单?”广播站主任眼神怀疑。

“当然啊!”

她们几个都不需要眼神交流,默契地打起配合。

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现在录取还没结束,我们今年的录取人数已经超过前两年很多了,这难道不算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吗?”宁珍珠一脸诧异。

阿水笑着说:“我们刚刚一路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大伙儿都高兴呢。”她眼睛都不眨一下。

广播站一想,也是。

没什么毛病。

等到中午,在车间的、食堂的、办公室的、家属楼的全体职工们,都听到厂办广播站的广播:

“各位厂职工中午好,现在为大家广播一条好消息,在前不久结束的中考中,我厂子弟发扬奋斗精神……”

这条广播先夸厂里,再夸子弟,再一个个报名字和学校,每报到一个名字,那孩子家长都会得到周围职工的一阵起哄、被羡慕的目光包围,当真是神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