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逐渐显露出她自己的风格了。
王柏强定眼去看林巧枝,她的身后,恰好露出半盏顶灯来。
唔光线好强,有点晃眼睛。
“这部分我可以接下来。”王柏强眯了眯眼,应下了。
他倒是没什么师徒关系倒置的疙瘩,在学校待久了就明白了这种感觉,与其被笨学生气吐血,不如多来几个林巧枝这样的,他倒是可以多活几年。
可能……也是倒着倒着有点习惯了。
只是略微有些沉默。
他不知道这样的变化是好是坏,林巧枝模仿着他的经验能做下来,其实循规蹈矩,重复成功经验是最稳妥的。甚至相比起来说,其实他觉得年轻一辈里,可能刘国友的性格最适合,更能将项目协调得融洽一些。
当然了,刘国友是必然不可能管这种规格项目的。项目和谐融洽当然好,但如果没有足够高的实力,只会丧失对项目的把控,要么全程被人牵着鼻子走,要么压不住人眼看摊子乱成一锅粥。
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在省内范围里也称得上是大项目了,对各方面的高要求,谁都是心知肚明的。
林巧枝不一样,她明显已经和同龄人不是一个水平了。
***
家属楼,林家。
气氛有点奇怪。
看得隔壁邻居心里打鼓,在走廊上收了衣服,回屋,边坐在床边叠衣服,边压低声音道:“老林两口子怎么不高兴?”自家闺女分了房,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要是她,恨不得都要敲锣打鼓了。
“那还不是心虚。”这人走去门口,探头看了看,关上了门。
同时也有些唏嘘的低声道:“你想想,你前些年和舒芬打架时气得打了她一巴掌,要是她哪一天厉害得势了,假如成了你们车间主任,你心里犯不犯嘀咕?”
“呸呸呸!说什么胡话呢,舒芬那个造谣污蔑别人抢名额的德行,还能有厉害的一天?”
“你瞧,你这反应。”
手一摊。
有些事别人不清楚,他们难道也不清楚?尤其是前面闹饥荒那几年,林家到底对闺女好不好。
人家儿子叫家栋呢,是根,是宝。
原本就很低的声音,一下哑火了。
要不然说远亲近邻呢。
近邻真的把林家这个情况,摸得透透的。
从前即使林巧枝搬出去,家里顶多只是埋怨吵一吵,其实潜意识里依旧安稳,自己生的孩子嘛,难道还有隔夜仇?
但在看过林巧枝那些堆成小山的赫赫战绩之后。
心里忽然就发怯了。
也有点心慌了。
想伸手抓住点什么,却不知该往哪里伸手抓,林父嘴张张合合,“要不今晚去排队,看明早能不能买到鸡,杀只鸡炖点汤?我记得巧枝爱吃鸡腿的。”
为了鸡腿还闹过呢。
“她天天在食堂吃好的,哪里还会馋这一口汤,又不是小时候了。”想到巧枝,江红梅心里又是一阵不得劲。
那些深夜里的叹息,那些回乡时的指责,还有……心里快要把她撕成两半的挣扎抉择。
又看了一眼林家栋。
林家栋真的没办法理解自家爸妈的想法。
难道还需要选吗?巧枝明显是一副捂不热的心肠,她心冷得很,哪里有一点当姐姐的样子?哪里有一点发达了会孝顺的样子?
连顺手帮忙、顺口给句话都不肯!
要不然他工作早就落实了,真就是顺口的事。
就该像老家那边说的那样,去哭去闹去喊她不孝,要是她还不愿意帮忙,就闹到全厂都知道,看看她嫌不嫌丢脸,好不好意思见人。
林家栋想得很好。
可他也是个怂的,从小躲在后面,也就敢欺负欺负江红梅,把自己揽下的家务,自己答应的事,理所当然地推给她。
在看到公告栏上密密麻麻的战绩后。
他更心里发虚了。
不敢自己得罪林巧枝。
就撺掇林父和江红梅去,他们是长辈,站得住脚的。
偏偏这次没用了。
这一点上,林父和江红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好面子。
他们从农村来,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城里人都是自卑的。
他们在农村有多风光,有多扬眉吐气,回到城里,就越能感受到那种落差。
努力表现得自若,即使手里没什么钱,也努力表现得不窘迫。
努力表现得像个城里人。
他们不肯做出拉着女儿又哭又喊又闹,那种农村常见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不敢想象做了之后,这全厂上下会怎么看他们,会怎么议论他们。
林巧枝确实是幸运的。
在她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之前,在她选择先逃离的时候,孟主任吹过的风,种下的种子,为她挣到了宝贵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