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报纸。
赫然主标题是:【向林巧枝同志学习】
副标题是:【红旗精神闪亮亮,我国自主研发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超世界一流水平】
齐邵宁也手握着一份报纸站在窗边,激动地胸膛起伏做着深呼吸,她看着窗外红旗厂职工面色红润、喜跃面上,看着裹成球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心里想说得话实在太多,又觉得不能表达十之一二。
目光从窗外挪回来,突然看到温东鸣情难自禁的样子,笑了两下,走过去把报纸往桌上放,拉开椅子,玩笑道:“才刚刚迈出关键的一步,现在就哭,可有点早了。”
“谁说我哭?我这是眼睛进沙了。”温东鸣忙抹一把脸,又朝着众人露出镇定稳重的表情。
可能因为情难自禁,佯作镇定的表情看着有点奇怪,透出欲盖弥彰的味道。
“哈哈哈哈……”
这一番对话,打破了会议室里眼眶发酸发热的气氛。
是啊,接下来也是硬仗呢。
流水线怎么打造,如何保证生产质量,怎么能防止技术泄密……带着全新的技术闯入世界阵地厮杀,他们也是头一次,没有经验。
可以预见,绝不会那么顺利美好。
尽管现在那还是一片无人区。
可一旦有人率先闯入无人区,周围的豺狼虎豹必定都会一拥而上,毫不留情的将闯入者的血肉撕咬啃噬殆尽,连骨头渣都嚼碎了吞下。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斗志昂扬,满怀期待,胸膛里的心胡乱撞击着。
这场没有硝烟的仗一定要胜利!一定要是大胜!
他们太需要这一场酣畅淋漓、振奋人心的大胜了,国家和人民在茫茫黑夜里奋力前行,都太需要一束光了——我们能突破西方封锁,我们也能领先,我们付出努力终会得到成功和胜利!
林巧枝推门而入,推开的门缝涌进来一股寒风。
吹得人一激灵,脖子都直往衣服里缩。
尽管身体是冷的,但心却是火热的,温东鸣高兴地迎过来关心她。
“外面挺冷的,来炉子这儿烤烤火。”
“路上没打滑吧?”
“来喝点热水暖一暖身子,食堂今天中午炖藕汤,那藕我一看就知道是洪湖的野藕,炖出来肯定香、甜、粉、糯,吸满了肉味,喝一碗就浑身舒坦又暖和。”
林巧枝手里抱着大茶缸子,感受到暖意一点点透过手心传递到身体,笑道:
“冬天就想这一口,我听说还有鱼籽烧豆腐,惦念了好几个月了,今天可得吃上两大碗饭。”
生长在长江边,湖泊数不胜数,吃得就是鱼的鲜美,冬天的鱼籽肥美丰厚,加上豆腐烧成滋味浓郁的干锅,鲜香全都激发出来,不知道多美味。
“哈哈哈我倒是忘了,你可是个会吃的,亏了什么都不会亏了一张嘴。”温东鸣大笑两声,又把会议室里的小煤炉的炉门用火钳扒开了一点。
氧气灌进去,火力一下旺起来,屋里的温度又缓缓升起来。
林巧枝和厂长、生产主任,各位高工围在会议桌边,借着小小炉子的温度,聊拖拉机批量生产的问题。
这款拖拉机属于丘陵系列,最终延续东方红的命名序列,定名为东方龙系列,源于媒体一张拍摄于正午的照片——太阳当空,小拖拉机在倾斜坡顶灵活的辗转腾挪,宛若一条游龙。
当然,作为含蓄代表,这名字还藏着更深的期待和愿景,来自东方的华夏巨龙终会再次腾飞,重新强大地遨游于广袤天际。
就像突围领先的它本身一样。
林巧枝手捂着大茶缸子,提起她对生产线的一些想法,在样机阶段,很多质量问题,其实都是依靠她一个人把关的。但等到进入流水线,方方面面肯定要形成规范,否则只会乱成一锅粥。
单人的力量太过薄弱,尤其是在集体洪流面前,林巧枝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应对过六十三次大的突发问题,检查出过八次工件不合格,还有一次检查了三遍都没能发现问题,直到模块测试才发现吻合缺陷。
而这些,等到批量生产开始之后,就绝不能再依靠个人力量了。
在各个细节,形成规范、落成白纸黑字的书面规定,融入红旗厂职工的奖惩制度里,也是红旗厂年后开工前最要紧的工作之一。
这些自然都是温东鸣、齐邵宁等人做熟了的。
但那只是一个框架,框架里具体的技术细节,框架中的血肉,还是要林巧枝来填充。
众人听着林巧枝一条条讲述,温东鸣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年纪轻轻的林巧枝,已经成长到可以安排全厂工作的程度了。
他这个厂长反而成了听指导的,林巧枝则是给他们捋细节、划重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