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407)

“是我们红旗厂的林工!”

“真的太出息了。”

“六级工啊!!是巧枝成六级工了——”

江城其他单位,如仪器仪表厂的人听到这个广播,也是说不出的震撼和滋味,有些人还记得曾经同台竞技过的林巧枝,脑海中甚至还能浮现出那份自信的气场。

咂舌道:“当时就觉得她不一般,要不怎么红旗厂的选手都服她,都跟在她后面走呢。”

“当初我们还一起比赛呢。”

“我滴乖乖哦,这到底是做了什么啊!”

宋莆手里握着电报挂号,看着主席台上聚光灯下满身华彩的身影,有那么一瞬间恍神,好像现场的礼乐、欢呼、掌声都听不到了。

“想什么呢?看得这么入神。”一双手在他面前晃了一下,笑得和蔼慈祥的老年女士问道。

宋莆连忙扶住她,脸色略红:“就是觉得林同志太优秀了,耀眼得很。”

站在主席台上,荣耀加身,炽热浓烈。

灼灼如骄阳。

好像站在那里,就天然能吸引目光。

杨女士皮肤有些黑,晒出些褶皱和纹路,像是大地之母一样敦厚的面庞,笑吟吟道:“那你可得加油了。”并拍拍他的手背。

宋莆急忙解释:“我就是觉得应该向她学习。”

杨女士笑笑,把金灿灿的奖杯交给人放好,又问:“问了吗,她怎么说?我们的宜机化方案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

宜机化改造,对农民和生产大队来说也是大事了,整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自然是改了能最大程度利用机器,并且能用很多年,才是最划得来的。

宋莆点头,从兜里取出仓促间找纸笔记录下来的纸条:“她给我了一个电报挂号,看起来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可能时间不一定够,我刚刚听颁奖词,感觉她应该挺忙的。”

林巧枝从主席台上下来。

赵振云、黄彩霞等人也是笑着送上鲜花,脸上满是为她高兴的笑容。

林巧枝把奖杯放下,喝了口水,又与同样获奖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握手,在和杨女士握手的时候,看到她风吹日晒、耕作与泥间的黝黑面庞,不由她想到儿时学过的那首《挽沈骊英女士》:“君身既学稼,所从事独贤。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泥田。”

如果说工ῳ*Ɩ 业是民族脊梁,那么农业就是民族根基。

所以,她们是工农子弟兵啊。

“你也喜欢这首诗?”杨春雨农民出身,说话带一点点四川口音,她笑容质朴,“我喜欢开篇的那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麦子,我家乡那块种了很久的骊英3号麦种。”

再说起宜机化的事项,就亲切多了。

她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理想、同一个信念——农业机械化覆盖率再高一点,咱们农民的粮食产量再高一点。

***

颁奖典礼后。

燕山石化这边的准备工作也陆续就位。

“林工!”

一声昂扬响亮、中气十足的招呼从远处传来,正是带着好几名徒弟向这边走来的陆八一。

“陆工,这么快就到了?”林巧枝看向陆八一的方向,还有已经停放好的履带式起重机、绞车等施工作业设备,“方案细节都确定好了?”

陆八一点点头:“起重机站位确定好了,也确认站位处地基稳固了,其余的也就都快了。现在燕化这边在做清理,要保障起重机半径50米内无障碍物。”

林巧枝缓缓点头。

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火炬塔,又看向陆八一,叮嘱道:“高空风大,作业一定要注意安全,精准控制吊装,避免摆动。”

“哈哈这林工你就不用担心了。”陆八一自信地笑几声,“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我都操作过那么多次,高空风大,应对起来小菜一碟。”

那就是国内提升高度最高的起重机了。

他的高空吊装经验,说自己是第二,国内没谁敢说第一。

陆八一表情里也是泛着点兴奋,不仅仅是操作大型起重设备的挑战,也是因为又要和林巧枝合作了!

一来是安心,再者,他那手精湛的技术给外行看,简直跟媚眼抛给瞎子看没什么区别!!越是林巧枝这样技术认识深刻的人,越能知道他的操作含量多高,多难得。

林巧枝再次点头,然后道:“那我们确认一下吊装路径?”

“吊装路径,这么仔细?”

“事先准备好,减少到时候临场的决策时间。”

“行吧,听你的。”陆八一自己是不做这么仔细的,临时发挥得多,但是要是有人要求,还是高水平同行,那也没什么不行的。

当然了,水平低还来蛐蛐他的吊装,对他指手画脚,那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