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就发到了林巧枝手里。
当然最多的,还是电影票。
比如此刻,当初上学时教理论课的秦奇老师的二儿子, 秦山川脸色微红道:“林同志,堤上电影院明天要放《南征北战》, 我多抢到了两张电影票……”
林巧枝喝口水,看向他:“正好,电子差速锁我这边有个想法,我想通过电子差速锁和实体差速锁形成双保险,触发机制这一块,不知道秦老师有没有跟你讲过。”
她顺手把操作台边的草稿纸拿给他看。
秦山川笑容就微微顿住了。
脑子疯马一样狂驰起来,语气却稳住不变:“我看看啊、我看看……”
最后他抹了一把不存在的虚汗,勉强撑出一个体面的笑容:“我还是回去请教一下我父亲。”
看着离开脚步明显快了一丢丢的背影,旁边王柏强眉骨舒展,透着爽利气儿:“老秦当初没抢过我,这是想让儿子来帮忙啊。”
都是一家人了,也半点不逊于师徒关系了!
这心思,昭然若揭!
林巧枝无奈:“您可别捣乱,有这时间,不如多研究研究联合收割机。”
“我来关心关心徒孙不行?那个双向旋耕机进展怎么样?第一次承接项目,你得多帮着点,多提点着些,可不能觉得人人都和你一样聪明……”王柏强背着手往黄彩霞操作台那边走。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一样了。
一群女孩子来学钳工,占据了车间这一片地界,一眼看过来,真是太打眼了。
黄彩霞年纪轻轻,就敢申请做独立项目了。
这是把林巧枝的性子学了个十成十啊。
言传身教,他向来觉得言传没啥提的,有时候不如骂一顿,还记得牢些,反而是身教最重要。
敢打敢拼,林巧枝走过的路,闯过的难关,被这些小姑娘看在眼里,真的性子一个个都不一样了。
秋风呼啸。
空气中都弥漫着丰收的独特气息,街道上是拿着粮本从供销社欢喜出来的行人,街面上各种自行车叮铃铃和热情打招呼的声音不绝于耳。
宜机化方案定论之前,最后一次实地测绘,他们带着工具坐车往乡下去。
到了最后一段路,因为往陡峭的丘陵去,只能改坐牛车。
宋莆藏在腿侧的手蜷攥着,又放开,来回的弯曲、舒展,手完全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呼吸着被山风带来的皂角气息,身体都不自觉僵硬绷紧。
林巧枝看着远山秋日的风景,宋莆不觉地视线落在她身上。
听说林同志在相亲了。
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对象。
像林同志这样优秀的姑娘,每次他看过去的时候,她的目光一直在向上,追求前进,信仰让她像浑身披满了阳光。
秋天,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饱满颜色。
只是路上难免颠簸,林巧枝看了一会儿,仍是心情愉悦,目光收回来,看宋莆坐得紧张的样子,问:“要不要换个位置?”
这后面位置被设备卡住了?林巧枝下意识这么去想。
宋莆早想挪下位置了,牛车本来就不大,林巧枝在前面,他在下风口,风吹过来仿佛都是她的气息,让他有点不敢呼吸。
“我坐这边,宽松点。”他扶着仪器站起来,小心避开仪器和人。
林巧枝侧身让他过,顺手紧了一下捆绑设备的麻绳,风忽然大了,吹动林巧枝耳边碎发,宋莆到侧前方坐下,挡住秋日有些发凉的风。
江城的秋天真的很短,连秋风都好像带着冬日的凉气,越往偏僻山间走,吹得人拢紧衣服。
过了七八分钟,宋莆也觉得风劲儿大,主要是坐着不动,再面对风直吹就有点冷了,于是转动身体,面朝里,背朝外。
这样,两人就四目相对了。
牛车也不是特别宽敞,距离就有点近了。
林巧枝发现他好像又晒得黑了两度,小麦色变成了晒饱了太阳的大麦色。她之前看宋莆,就没怎么注意过他到底长什么样,只记得他笑起来很淳朴,土土的很有感染力,很多时候,还是只当做一个项目里的合作方。
只是合作多了,就对宋莆的了解也多了,知道他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样子,实际上农业上确实很有些厉害,也是个能沉下心、做实事的人。
光是为了这套方案,就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亲自下了多少次农田,熬了许多夜。每次开会的时候,她不论怎么推进度,宋莆都跟得上同步推进。提出的问题,下一次必定有反馈。
眼下四目相对。
她就仔细看了两眼,好像有点发现为什么他笑起来不同了,很干净,尤其是那双眼睛,像是山泉水一样透亮纯净。
宋莆感觉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里,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不断如雨滴啪啪啪砸他,砸遍全身肌肤,砸得他脖颈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