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437)

岳宁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她的商业规划。

乔君贤真想一脚把阿发踹走,这小子好端端过来凑什么热闹?眼见着箱子里的元宝越来越少,奶奶那边和罗老爷子那边都烧完了。

岳宁转身扒拉看了一下,还剩下半箱元宝,此时都八点多了,大家还要回去开午市。

“爸,我跟您说,我找对象了。就是君贤啦!他陪着爷爷去西北找我的。是爷爷的好友,乔爷爷的孙子,也是莫伯伯的外甥。乔爷爷是……”

乔君贤听她从他爷爷介绍到他爸爸,再说到他的小姨夫就是莫维文,可就是没说他。

岳宝华笑了笑,把箱子里的元宝全部倒在火里,说道:“志荣啊!君贤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乔家家教好,君贤品行端正,聪明,念书也好。两个孩子谈恋爱,我支持。另外,孩子们说好了,订婚结婚的事,要等宁宁大学毕业以后。你就放心吧!”

乔君贤看向岳宝华,岳宝华慈爱地看着他。

元宝烧完了,岳宁跟她爸说:“爸,钱尽管花,等清明我再给您烧。”

“志荣,宁宁本事很大的,小小年纪已经是港城最厉害的大厨了!”张丽芬走了过来。

今天也祭拜罗家老夫妻,对岳宁来说,不管当年爷爷为何去港城,罗爷爷对爸爸尽心尽力,岳宁自然敬重罗家老夫妻。祭拜罗爷爷,自然不能少了他的儿子儿媳,所以罗世昌和张丽芬夫妻俩,还有他们的小儿子罗家强一起来了。

“算不上,只是港城的食客对我的厚爱而已。”岳宁淡淡地回应了一声,转头跟大家说,“麻烦大家仔仔细细检查一下,火都灭了吗?”

大家在检查火,张丽芬往岳宁身边凑:“宁宁,国强上次回来可高兴了,说你真心实意教他本事。你罗爷爷对你爸爸就像亲儿子一样……”

“罗爷爷和我爷爷师兄弟俩,心都好,都是真心实意教徒弟,这是福运楼一脉的优良风气。但是,到了罗伯伯这一代,我爸爸愿意教,却下放死在西北。罗伯伯呢?您认为罗爷爷要是在世,看到罗伯伯这么教徒弟,他会高兴吗?我相信罗爷爷希望他的徒子徒孙都能学到本事。”岳宁看向那一队徒子徒孙,又看了看罗家强,“我就在罗爷爷墓前说,福运楼所有的厨子,机会均等,凭本事争夺去港城的机会。”

张丽芬见岳宁祭拜排场搞得这么大,本以为她信鬼神,想在公公坟前跟岳宁说,让小儿子也去港城。可她没想到岳宁会在公公的墓前,当众拒绝她。

“我信鬼神,更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岳宁不放心,把各处都走了一遍,确定火全熄了。她背了一只烧猪,其他人把烧猪和祭拜的吃食全部拿下山去。

回到福运楼,岳宁切了一大块烧猪肉。下午他们就坐火车回鹏城了,地炉烤的烧猪好吃,这块带给阿根叔他们。

剩下的那些,刚好快过年了,这年头肉都是凭票供应,哪怕是厨子,自己能吃饱,家里人可难得见荤腥,大家分一下,也算是给大家过年添点年货。

第186章 楼家富送年礼

楼家富在油麻地开了一家烧腊店,店里六张板桌。

房子卖了,去掉了按揭,剩下的钱,七成给了彩玉,彩玉带着两个孩子,她手里得有点钱。

他自己这点钱,也就够开这么一家小店。要买材料,要付水电煤,也就舍不得雇人了。

做烧腊的好处是,可以早上做烧腊,中午只要切配,他可以看顾店面。

他的手艺好,生意倒是很不错,一个月下来去掉成本,还能挣上两千左右。

这和在宝华楼的时候是不能比了,那时候师傅给他们师兄弟几个至少三千往上,自己手艺好,还多一点,要四千多。

自己不知足,丁胜强开了胜华楼,叫他喝了一顿酒自己就决定去了。想要赚钱,却没想到几个月钱没赚到,还弄得家都散了。

上个月月底的时候,他去看孩子,给彩玉送钱,彩玉没要,说她现在一个月也有一千七八,手里还有卖房子钱,让他把钱攒,以后扩大店面。

他陪着孩子们玩了一会儿,想来想去还是问了彩玉,到年底了,该送什么给师傅?

往年都是彩玉替他准备好年礼,过年前师傅会抽一个晚市不营业,让他们几个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吃年夜饭。

他们送师傅的年礼不值几个钱,师傅出给孩子们的压岁红包倒是不少。

彩玉私下跟他说起这事,自己跟她说:“拿着吧!师傅儿子在内地,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内地。他把我们当成儿子养,等他年纪大了,躺病床上还不是得咱们一起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