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483)

陈德祥本想问,他们这么高的薪水,餐厅能挣钱吗?看着这络绎不绝的客流,再想想刚才看过的菜单,他说:“菜价这么贵,给得起这么高的薪水倒也正常。”

吴志海不想和他争辩,带他看这些,只是想让他明白师傅留下来的原因。鸽吞翅上桌了,他跟陈锦莹说:“师傅,这是鸽吞翅。用的是36日龄的乳鸽,拆骨后填入黄焖鱼翅。”

陈锦莹用筷子轻轻一戳,鸽背上的皮便爆开,里面是满满的鱼翅。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送进嘴里,这汤确实厉害。

各大传统餐馆酒楼大多用火腿和母鸡吊汤,每家的高汤各有特色。自己的一道清汤柳叶燕菜在台北颇有名气,可和这一口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及。

鲜味也分高低雅俗,这汤里的鲜味就是那种高雅的鲜,温润柔和,余味悠长。

陈锦莹不禁赞道:“不愧是陆家传人。”

“陆家也今非昔比了,想当年陆家在自家的四合院里开私厨,一天只做两餐,就十几桌菜,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不提前三五个月预订,根本吃不上。如今陆家人都漂泊到港城,给别人打工了。”陈德祥感慨道。

“陆大厨的二叔是国宴大厨,专门接待外国元首,陆家不算没落吧?陆大厨来港城,是他二叔觉得他应该出来多学习,博采众长。”吴志海反驳道。

陈德祥笑着说:“这些不过是借口,说白了,还不是为了挣钱。”

“想多挣些钱,也是人之常情。”陈锦莹说道,“更何况人家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好的手艺,未来一片光明。”

“是啊!装修中的宁宴陆府,规模比这里大,装修极为精致。景色也好,在餐厅里能直接看到维港。那家店,陆大厨有股份,算是宁宴的支线,这不跟自己当老板差不多吗?”吴志海说,“要是有一天我们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宁宁也会支持的吧?”

“你别做梦了!她把她爷爷徒弟开的酒楼搞破产了,你不知道?”陈德祥只觉得吴志海到底只是个厨子,想法太简单。

“爸,要是有一天,我在咱家隔壁开一家饭店,价格卖得比你低,把你后厨的人都挖走,想把你逼破产,您会怎么想?”陈锦莹问她爸。

“是啊!华叔以前对那个徒弟多好,手艺全教,还帮他还赌债。”吴志海说道。

陈德祥看看女儿,又看看吴志海,有些慌张:“锦莹,你想开店?”

四太太听了许久,老男人不让她插嘴,她也就少说话了。但听到老男人这句话,她心里一慌:“锦莹,你爸爸可是把整个后厨都交给你了,你对锦龙想骂就骂,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想在德祥饭店隔壁开店?”

“四妈,您想哪儿去了?我也就有点手艺。您没看到人家经营饭店的思路吗?我还差得远呢!”陈锦莹看向她爸,“更何况,我爸每个月就给我那么点钱,我哪有本钱开店?我只是让你们将心比心,你看,就这么一说,你们就急得跳起来了。还好意思说人家把她爷爷的徒弟逼得破产。”

“锦莹,台北和港城的薪水本来就有差距,再说你妈这几年治病也花了不少钱。”陈德祥只能解释。

见春卷上桌,陈锦莹说:“不说这些了,吃饭。”

“好好好,不说了。”陈德祥有些不快地看向吴志海,算了!回去给女儿加点薪水。

吃过饭,既然岳宁知道他们来了,还表示了欢迎,陈德祥离开时自然要跟她打个招呼。吴志海问了人,得知岳宁和客人正在办公室喝茶。

他去办公室找到岳宁,岳宁不仅亲自送他们出来,还让行政安排车送他们。

岳宁跟陈德祥说:“陈老板,实在不好意思,这几天太忙了。还望见谅!”

“没事,没事。我们那儿小朋友考大学,对全家来说都是大事。听说你考完了,要去台湾?”

“是要去的。”

“也来我们店里坐坐。”陈德祥说,“这次锦龙要守店,没能来。到时候让他好好向你请教。”

“请教谈不上,同行之间交流嘛!”岳宁跟吴志海说,“吴哥,晚上安排在旺角,对吧?今天秀琴姐在那儿。陈老板离开北京三十多年了吧?去尝尝秀琴姐正宗的老北京炸酱面,再吃口春饼卷合菜。”

“好。”

送走他们后,岳宁回到办公室,祖孙俩继续陪陈主任喝茶。

陈主任被派来驻港招商,内地和港城在思想和经济上差异很大,工作该如何开展,他也一筹莫展。

“要是多一些像乔家,尤其是乔二少这样的热血商人就好了。”陈主任叹气。

他来的路上特意在鹏城停留了两晚,和乔君贤,还有那几位先期在鹏城开厂的华商,坐下来深入聊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