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522)

岳宁和周文婷进入场馆,穿过摆满景泰蓝花瓶和苏州刺绣的迎宾区,来到丝绸展区。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宣传标语柱子边,一块块绚烂多彩的锦缎吸引了岳宁的目光。

天啊!那是她上辈子的最爱!那块蜀锦的花纹简直绝了,还有那块蝴蝶宋锦,美得令人窒息!那块绞罗,她现在就想买下来,可以做夏天的衣服。

前面就是农产品片区,岳宁来到粤省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展台上。工作人员对周文婷说,与法国客人的约见还有大约二十分钟。

岳宁的眼睛盯着丝绸展区,说道:“我去看看丝绸。”

“好,他们到门口我就叫你。”周文婷点头。

这丫头在港城,穿衣风格也颇有特色。她时常一件小衫配上牛仔裤,T恤外头穿件锦缎背心,或者是一件飘逸的斜襟衫搭上一条长裙。

原本只有富家太太们才爱穿锦缎旗袍,现在港城的年轻姑娘们也开始穿起了锦缎。

“嗯。”岳宁回到丝绸展台。

她这是老鼠掉进米缸里,这年头,谁不把最好的拿出来给外宾看?

看看这块龙凤呈祥团花纹锦缎,还有这块花罗……

“你是……”

一位工作人员有些疑惑,岳宁身上戴的丝缎条与她一样是工作人员的标识,但她穿的衣服又不像。

“我是农产品展区的工作人员。我很喜欢丝绸,所以过来看看。”岳宁解释道,“同志,我自己看就行,您忙。”

“好的,好的。”

刚好有个外宾过来,那位女同志去接待了。

岳宁看着一块绞罗,听女同志和外宾似乎有点鸡同鸭讲。岳宁想起乔君贤说,秀秀学了六七个月的外语,他就让她去处理进出口单据了。在内地,要找个会点英语的人实在太难了。

他们俩都在说工艺,一个在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花纹,一个在说什么样的木机。岳宁听不下去了,走过去说:“先生,这块织锦缎的工艺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特点是经线和纬线同时显花,您看它放在灯光下流光溢彩……”

岳宁介绍的时候,其他来宾也围了过来,听她解说。

介绍完这块锦缎,岳宁又转身向来宾们展示她身上的衣服:“我身上穿的是另外一种锦缎,是妆花缎,彩色纬线在织物上以挖梭的方法形成花纹。它非常适合做东方风的高级时装。我的裤子是桑波缎,这种暗纹提花的缎面,素色也很好看,上面印花也很漂亮。”

岳宁今天穿的是黄地折枝彩蝶妆花缎小衫,配上一条黑色提腊梅花暗纹的长裤。她本身个头高挑,常年健身,身材非常好,身上穿的衣服华丽飘逸,款式简约,既有东方韵味,又很时尚。

有位外宾看着她,又看向展台上的工作人员,一律白衬衫黑裤子,就连女士都是如此。眼前这位年轻的、有着一口流利英文的女士,是现场唯一穿着鲜亮的中国人。

“小姐,你是模特还是设计师?”这位外宾问。

岳宁笑着说:“我是一位厨师,也是一位丝绸制品的爱好者。我希望您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丝绸制品的美妙。”

“厨师?怎么可能?”

岳宁见周文婷在招手,便说:“真的,我是一个很不错的厨师,所以我要去介绍食材了。”

岳宁指向农产品展台,客人笑着说:“好吧!谢谢你的介绍。”

回到农产品展台,岳宁问:“客人呢?”

“马上到了。”周文婷回答。

“面料好美啊!是不是展会上的面料可以买回去啊?我好像要哦!”岳宁跟周文婷说。

“都是展览品,不能买。”周文婷说。

岳宁有些失望,好希望像上辈子那样,展览会上的东西可以买回去,但是现在这里只是和外商达成采购交易,而不能面对个人。

岳宁看着展台上的农产品,大米、黄豆、玉米、小麦,这些主粮。

一年前,她还在西北,连一顿饱饭都很难有。十亿人口,有八亿连肚子都填不饱。周阿姨告诉她,农产品出口是大头,占了总出口额的24%,能多卖一点,就能多挣一点外汇。

再看看丝绸展台,她刚才不遗余力地推销的丝绸,那是自己上辈子千金难买的,工艺大师用木机织的珍品。现在也摆在这里,求着洋鬼子买,也就为了换外汇。

岳宁看见客人来了,立马带上笑容,跟人寒暄。这也是一家法国的一家食品集团,几位说他们在月初的里昂国际食品展上,见过她的精彩分享。

他们原本来采购大豆和玉米作为奶牛饲料,但是在展会上见到了她的精彩分享,尤其是她说的中国的火腿和香肠制品,他们就想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