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559)

岳宁哪有不知道:“可这样的情况,你执掌港城最大的电视台和报纸,你不觉得应该为她们发声吗?”

蔡致远靠在车上,拿出烟来,看了一眼岳宁,只是闻了闻烟,说:“那个李晚秋,昨天才到,即便是从事这个行当,也要时间。而且,她可能改名了,不一定能查到。反正我会尽力去查。其他的,你也别为难我,有些事,我真的没办法做。”

“在外面嘀嘀咕咕什么呢?”

乔君慎和崔慧仪走过来。岳宁看过去:“哥哥姐姐。”

“叫大嫂。”乔君慎刚出口,就被崔慧仪骂了一声,“有病。”

“怎么有病了?咱们昨天注册了。”乔君慎辩解。

崔慧仪勾住岳宁:“别管他。”

“我在楼上看你们一脸严肃地说话,聊什么呢?”乔君慎问。

蔡致远把岳宁跟他说的事,顺带讲了自己的看法。

乔君慎勾住蔡致远:“宝儿姑姑不是回港了吗?她接了蔡家的律所。还有美月姑婆,在英国和港城都能说得上话。两位都是愿意为女性发声的人。现在的港督也是愿意做实事的人。从政府层面往下推,你只要配合政府追踪报道,让舆论发酵,社会关注,让那些人知道,这是政府的决心。”

蔡家在港有两支,蔡致远是大房一脉,做生意,涉及金融、地产和传媒;蔡家二房一脉则是华人中的律法和政界翘楚。蔡致远的太叔公是获得英国授予KEB勋章的大律师,这位太叔公的女儿蔡美月大法官,女承父业,是港城第一代女性大律师,她打的第一场官司,就是在三十年代初,为自己打了一场离婚官司。

蔡宝儿是蔡家第三代,之前一直在英国,也是有名的华人大状。

乔君慎把蔡家二房三代解释了一遍,岳宁眼睛一亮:“君慎哥哥,不愧是咱们的大哥哥,最最聪明了。”

乔君慎跟蔡致远说:“你找宝儿姑姑去,这种事,以她的性格,能不接?”

蔡致远有些为难,他最怕宝儿姑姑了,这位姑姑那张嘴从来不饶人。乔君慎啧了一声:“最多被你姑姑骂两声嘛!反正你皮厚。”

“哥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可以救很多人的命。”岳宁用仰望的眼神看着他。

蔡致远被她看得心里发毛:“你别这样看我。”

“我还欠你一个四十五度的仰望啊!”岳宁继续仰望,“哥哥。”

“行了,行了!怕了你们了,我去。”蔡致远上车。

蔡致远开车离开,乔君慎搂着崔慧仪:“我们进去吃早饭了。”

“这都几点了,哥哥姐姐还没吃早饭?”岳宁问道。

乔君慎微微一笑:“昨晚睡得晚了。”

崔慧仪伸手掐住他腰上的肉,乔君慎叫起来:“哎呦,哎呦……”

“最近腰上肉多了。”崔慧仪说道,“别没到中年就发福,你看看君贤。”

乔君慎往弟弟那里看了一眼:“我们家有他扛蛇皮袋就好了。”

乔君贤不好意思地笑,崔慧仪噗嗤笑出声:“君贤,你这个扛蛇皮袋扛得好,爸爸昨天可高兴了。”

“爸爸高兴什么呀?”乔君贤不解。

“昨天下午你扛蛇皮袋的照片就上了电视。有记者来采访妈妈了。问她,宁宁让她儿子这样扛蛇皮袋,她什么感受?你知道妈妈怎么回答的吗?”崔慧仪问道。

乔君贤摇头。

几人一起进餐厅,乔君慎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给乔君贤:“看吧!”

乔君贤展开报纸,这个版面上有两张图片对比:一张是乔君贤扛蛇皮袋的照片,另一张是乔家和年轻时候扛麻袋的照片。

“乔叶应漪回应:仔仔像爸爸。”

乔家和扛麻袋的照片来自于一份1943年的报纸,这张图片主题是,讲述二战期间,海外华人反对日本侵略,用各种方式支援母国,在美国的华人青年积极参加美军,对日作战,照片里的乔家和他穿着制服,肩上扛着物资奔跑。

乔叶应漪公开表示,当年乔家、蔡家和叶家的女眷孩子都去美国避祸,大家玩在一起,她从没觉得乔家和有什么不同,直到看到了这份报纸,她喜欢上了乔家和。这份报纸她保存了三十多年。

“爸爸昨晚笑就没停过。”崔慧仪跟他们两个说。

岳宁被喂了一嘴狗粮。

这时佣人来问:“大少爷、大少奶奶,二少爷、岳小姐,昨天老太太做了焖肉,可以吃苏式焖肉面,也可以做海鲜粉,另外粽子也可以吃了,有豆沙、蛋黄肉和大肉的。”

“兰姨,我和宁宁吃过早饭了。”乔君贤问岳宁,“宁宁,吃粽子吗?奶奶做的粽子可好吃了。”

“我要蛋黄肉的。”岳宁问,“奶奶还在包粽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