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74)

“那肯定行。可要是我尝着好吃,以后去哪儿买呢?”

崔慧仪说:“等会儿各位给我留个联系方式,等我想好在内地怎么销售了,给大家发信函通知。”

一提到发信函,大家都不吭声了。

毕竟那个敏感的年代刚过去不久,大家都在顾虑到底能不能私自与港商联系。

谢厂长皱着眉说:“崔总,这事恐怕得经过商委吧?”

“谢谢提醒,我先去和商委商议一下。”

崔老板见岳宝华加了调味汁,自己也忍不住加了一勺。

之前听岳宁说话,他只觉得她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见识。自己身为老饕,深知厨艺即便有天赋,也得经过十几二十年的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鸡饭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越是这种看似平常的市井美食,越能体现厨艺的功力。可一个小姑娘,是从哪儿学来这般顶级厨艺的呢?

崔老板问道:“宁宁,你的厨艺真的是你爸爸教的?”

“小杨沟村没人会做粤菜,只有爸爸能教我。鸡饭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偶尔有了鸡,熬了蒜头油,爸爸就让我每天挖一点拌在洋芋粑粑里。”岳宁刚要低头吃饭,却瞧见崔二太太正痴痴地看着她。

自己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若不是不想让爷爷知晓,那个害得他儿子和孙女吃苦,致使他儿子客死他乡的女人,此刻就好好地活在爷爷眼皮底下,爷爷每天看到她就会想起冤死的爸爸,没法过上安稳日子,自己现在就会拆穿她的真面目。

岳宁匆匆扒拉了几口饭,站起身说:“你们慢慢吃,我去炒调料。”

第26章 莫伯伯

决定来内地之后,崔慧仪给两家合作候选厂寄了几箱立德的圆仔方便面。

刘主任拿了一箱方便面过来,岳宁请张师傅帮忙先煮了五包面,就用方便面自带的调料,也做个口味调研。

一大盆麻油鸡面端到了窗口,打饭的阿姨给每个人都盛上一些。

“这是我们家卖得最好的圆仔麻油鸡面,我担心它可能不太符合北方的口味。你们先尝尝。”崔慧仪对大家说道。

“崔总,你们这个面已经很好吃了。比我们这儿的方便面好吃多了,北京和上海的方便面都有一股油腥味。”

谢厂长说:“我们之前用的是鸭油,味道更重,现在也改用棕榈油了,我们的棕榈油是国产的,炼油设备比不上国外,所以棕榈油有点异味。”

崔慧仪点了点头:“我们用的是马来西亚精炼棕榈油,面饼没有杂味。”

“面也很劲道,他们的面一泡就软塌塌的。”

谢厂长无奈地说:“我们的设备是国产的,你们问问崔总的设备是哪儿的?”

“我们引进的是全套日本的方便面生产线。”

“老祖宗都做了几千年的面条,生产线还要靠日本?”说话的人回味了一下嘴里的味道,“不过说实话,这面确实好吃很多,小鬼子还是有两下子的。”

“崔总,你要求可真高,我们觉得这个方便面已经很好吃了。”

“对,对!很好吃了。”

“这种方便面肯定会被抢购。”

“对了,崔总,你们什么时候跟谢厂长这里合资?”

“崔总合资之后,会用日本的生产线吗?”

“崔总,你们合资之后,配额是不是会多一点,我们能不能多拿点货?”

“对啊!对啊!要批条子吧?”

“……”

听到这样的评价,崔慧仪一时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们的面。

有些事啊,自己琢磨是没用的,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品评,比如这群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了解这里的市场……

“什么味道?”

空气中鸡饭的香气还未消散,一股酱香冲散了原来的香味。岳宝华端着一个搪瓷盆,岳宁端了一个碗,两人来到了窗口前。

他们一到窗口,人们便围了过来。岳宁手里是一碗油润的褐色酱料,岳宝华的盆里是煮过的方便面。岳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酱料倒入方便面里,快速拌匀,酱香随着方便面里的蒸汽升腾起来,大家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

岳宁抬头看向崔慧仪:“捞面,你先尝尝?”

崔慧仪递上她的碗,岳宁给她夹了一筷子面条:“回港城,我们一起改良一下面饼,捞面的面饼要更劲道些。我还有一个浓汤面,马上也好了。”

岳宁把打面的工作交给打饭阿姨,自己继续回到灶台,她在等炉灶的余温把高汤粉焙干。

被油润的酱汁裹住的方便面,送入口中,大家只觉口水四溢。以前只知道方便面是为了方便,从没想过它能如此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