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静妃(100)

作者: 青灯 阅读记录

何夫人流着眼泪,等到夜间所有人都睡着了,才悄悄爬起来,朝着皇城的方向真心实意叩了三个头。

而何夫人叩头的对象,此刻也坐在窗前,想着那可怜的母女两人。其实,如果不是小郡主被人明言藏在凤仪宫,结果又没找到人,以致于外面风言风语说皇后毁尸灭迹了,孟古青是真打算想办法将小郡主送到高昌,重新过这一辈子的。现在的问题是,小郡主一日不出现,她就一日顶着跟靖王暗通款曲的罪名,凤仪宫的下人就一日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只有小郡主光明正大回到母亲身边,恢复她罪臣之女的身份,凤仪宫的困境才可以解。

不管怎么样,何夫人肯定是希望女儿摆脱靖王后代的身份,哪怕普通过完这一辈子,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这个干娘身上,总归是她辜负了她们,也只能心里说抱歉。如今的凤仪宫,处境尴尬,所有下人都被带走了,早上赵东临走后,冯天保亲自送了一批人来,结果很快就被宫里其他娘娘借口人手不够,将人都唤走了。

整个空荡荡的宫殿,只有主仆三人,说句话都是好大的回声,两个侥幸逃过一劫的丫头愁眉苦脸,孟古青一人脸上捏了一下,“现在就要愁眉苦脸,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不过是重见光明之前最后的黑暗,总会过去的,孟古青也不是盲目乐观,靖王已经死了,连他的家眷都不过流放的罪名,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后就算是东胡一党另一支标杆,又能倒霉到哪里去?是,靖王身上有皇后笔迹的书信,可连她都知道,朝中有好几个以文采著称的大臣都可以模仿别人的笔迹,民间难道就找不到这样的奇人?只凭着一封信,未免太牵强,再有一个小郡主,也已经全须全尾到了亲娘身边,谁还敢说皇后杀人灭口的话?

这两件事情不够给皇后定罪,但是捕风捉影,拿来夸大影响却再好用不过。徐贵妃跟黄娴明显已经结成一党,几个新妃也站在她们那边,联合起来排挤皇后。前朝以徐家为首的南人倒也不是针对皇后本人,他们只是忧心东胡一党死灰复燃,而太后、皇后都是东胡人,岂有不为自家人着想的,太后动不得,皇后确实万万不能留的,尤其皇后还很受宠。

一个人,就算心里再爱,可是身边所有人都说她不好,这种爱又能维持多久?孟古青不是对赵东临没有信心,还是那句话,江山美人,孰轻孰重,正常判断大家都会有。

听说前朝已经有人上折子,细数靖王为首的东胡一党的危害了,折子里含沙射影也带上了皇后,赵东临始而惊心,将折子扔了回去,可第二天又有更多的言官站出来痛骂靖王,连同朝上的其他东胡亲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所有的眼睛都盯在皇帝身上,精疲力倦地回到后宫,徐贵妃抱着大皇子去求见,又是后宫一堆的烦恼事,说来说去,为什么后宫这些人也对皇后有怨气,皇后从未得罪过她们 。

徐贵妃了然笑了笑,声音里似乎也有一丝冷意,“后宫的女人一颗心一双眼全在皇上身上,可惜皇上并不怜惜她们,就是去各宫,也是和衣而眠,皇上以前分明很有情义的,现在那些情谊都去哪里了呢?”

都去哪里了?皇上的一颗心,都被皇后霸占了,一点点也不愿意分给别人,在这个本来就容易出怨妇的地方,怎么可能不滋生出更多怨气呢?赵东临抬起眼看向徐贵妃,曾几何时,她恬淡的笑容也被哀怨侵蚀了,再也寻不到曾经的温暖,其实,如果可以的话,他倒宁愿最初就不要开始,他就在这里等着皇后好了,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弄成现在的局面的,他也说不清了。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徐贵妃看着越来越大权在握、威严挺拔的皇上,反而觉得他不如前几年那样杀伐决断了,还好,现在的一切又都朝着曾经她预想的方向走了。她喜欢的人是天下至尊,他的爱本来就应该平等的分给在他身边的每个人,皇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怪她自己不懂事,连她这个青梅竹马都没妄想过独得他的宠爱,皇后那样的出身,怎么想的呢?

现在惹了前朝、后宫众怒的局面也是皇后自己造成的,她觉得自己不用再多做什么了,朝廷如今的安稳局面得来不易,好不容易倒下去一个靖王,皇上是个有为明君,从来分得清孰轻孰重,总有一天他会想通,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今年的夏天,格外多雨,自从七月开始,连绵的小雨便断断续续没有停过,有时候晚间倾盆的大雨疯狂而至,仿佛天被捅了个窟窿。孟古青站在漆黑的大殿门前,一眼望出去是没有尽头的雨幕,前面的消息她也没有错过,现在的朝堂就好像如今的雨夜,将地底的热气全部激发出来,如同闷在一个封闭的蒸笼里,每个人都那么焦躁难安,等着痛快那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