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妃(60)
孟古青离开松鹤堂,前往明月湖中间的大花厅,知道这会儿太后肯定以通家之好不必避嫌的理由,将小姐们叫出来跟皇上见面。赵东临估计还懵着,一来就是一场相亲宴,还是一个人相好多个,心里猜想他现在的脸色肯定很好玩,同时心里不知为何还有点郁闷,她不敢深究自己的情绪,后半天就一直在外面盘桓,没再回去。
不得不说,孟古青其实将太后的打算猜的挺准,光是在松鹤堂介绍了双方认识还不算,晚上接风宴,行宫里的小姐有一个算一个,全邀请到了花厅来赴宴,幸而地方大,要不然还真坐不下。而几位老命妇也当真识趣,善于察言观色,皇上自小接受多方文化,才学也是极好的,纷纷帮太后的忙,凑趣让小姐们展示展示才艺,给太后瞧瞧。
说是给太后瞧,实际是为谁准备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小姐们娇羞无比,一个个红着娇花般的脸蛋,欲语还休地望着太后身侧那俊美高贵的少年,同时还有不少人暗中观察着皇后,眼露同情,同时还有深深的忌惮。外头一直在传说徐贵妃美貌绝伦,却没人说过皇后生的怎样的话,见过皇后的也都是一些老命妇,言语谨慎,而且一国之母,外貌这一项实在也排不上号。
她们也是到了行宫,依礼觐见,才知道太后身边那个恍若明月般的女子就是皇后。原本其中自负美貌的几位,受这一激,真个像经了霜的茄子,再没了傲视群众的骄矜了,今儿更是花了大力气武装自己,到了花厅一看,环肥燕瘦,仿佛武朝所有的钟灵俊秀都集中到这里了,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却还是皇上身边那个让人无法忽略的存在。
都说南国出美人,高昌那样的地方,怎么倒养出了比她们还要白净的人?站在一起,人家硬生生还要清透白皙一个度,大概这会儿花厅人多,偶有河风吹来,也驱不散这聚集的人气,大家都挺热,然而这份热意在皇后那里,却又如虎添翼似的,看她鼻尖的碎汗,似乎每一根毛孔中都在冒热气,脸上的皮肤熏蒸的又红又白,那略施粉黛的脸,就像是春光中花苞初绽的粉荷。
有这样的皇后在,原本想凭借美貌脱颖而出的人,试问还有机会吗?大家望着坐在皇后身边,时不时将就她低头说话的皇上,脸上那快溢出来的柔情,心里哀叹,这其中最不动声色的倒是黄娴了。本来她也是美的,只不过因为美人太多,这一项优势于所有人来说就都不算优势了,幸而她凭借的是傲视群众的才华,而这样东西,恰巧也是太后、皇上看重的。
在众人
都注意着席上唯一正主的同时,黄娴的一幅画赢得了太后的极力赞赏,同时还有史二小姐的琴声跟樊小姐的剑舞,三个人在太后看来各有各的好,一时不好评出第一,于是将这个问题甩给皇上。赵东临早就不耐烦了,依他的意思,他心里只为母亲跟皇后而来,就想安安宁宁陪她们两个吃顿饭,哪里想到还有这种应酬。
可身在他这个位置,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太后的面子也不能不顾,笑道:“母后说样样都好,那自然是都好,儿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叫我选,到底是我一家之见,不如咱们也来投票,将在座的各人意见收集起来,谁的票数多,谁就是魁首了。”
这稀泥和的,就是不愿意明显表露自己的喜好,而早有机灵的下头人捧了三只托盘上来,将三位小姐的闺名写在纸上放在盘中,在场每人发一支花,看好谁就将花放在谁的盘子里。出人意料,得了第一的,竟然是舞剑的樊小姐,比其他两位多出十一支花,孟古青回想着刚才樊小姐的剑舞,觉得中规中矩,竟然很得青睐。
等三个人走近来行礼,樊小姐第一站在中间,孟古青看她相较其他人明显健康的小麦色肌肤,以及那一点不符合南人弱柳扶风审美的挺拔身姿,心中似有一丝了悟。与其让更优秀的人得第一,彻底将自己比下去,不如选个远没有威胁的。
奖品在刚刚投票的时候已经定好了,第一名是一柄如意,樊小姐领了赏,恭敬告退,第二名是一枚玉佩,由黄娴摘得,面上微红,却很是镇定,一套礼仪行云流水,丝毫不乱兼柔美端庄,不愧是读书人家出来的。赵东临格外看了两眼,黄娴察觉停留在面上的视线,越加热气腾腾,在一众瞩目中昂首退去。
“这位黄小姐跟她爹倒是一派的文人清高。”耳边响起某人细微的说话声,那语调中的微讽不难看出他的态度,她还以为……孟古青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好,黄固生这一次真是将人得罪的彻底,她以为他早将那事忘了,还记仇呢!这种态度,是怎么忍着厌恶将黄娴接进宫封为贤妃的?不过,皇室中的嫁娶从来不是看感情,而是看需求,想来黄娴进宫后日子也并不好过吧,似乎一个孩子都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