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宋,吃瓜勿扰!(263)
包拯也没掺和他们这儿的事儿,而是按照苏景和说的找了,这争分夺秒找到,提防着这脑子不大好的小偷再做出什么让人无语的事儿。
他们在这的心声……
原模原样地落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
苏景和刚开始有声音的时候,也是有一阵子没听见的大臣包括皇帝本人,都是有些怀念的。
宋仁宗怀念的点还和别人有点不一样。
“福康最近在竞争她们那个学生会的会长,又有演讲,又要带队做出一点成绩,前段时间问了我半天有什么‘公益活动’,我哪里知道什么叫公益活动,问清楚原来是惠民的事儿。现在已经带着她集结出来的一窝四岁半五岁的小孩,在花钱下乡,给孀妇送东西呢。”
宋仁宗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知道,是好事儿,就是这么点大的小孩,在做大人做的事儿,让他有种错位感。
“殿下是真的慧眼如炬。”捧哏的人连宋仁宗都没想到,是范仲淹。
“不少女子在丈夫死后,被当做累赘,直接被迫改嫁,过得相当不容易。”范仲淹其实也早就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殿下出面真是在好不过了,让人知道朝堂还在看着这批人,至少就不会随随便便就被其他人‘吃’了。”
范仲淹这话让本来觉得小孩办大事,很滑稽的宋仁宗慢慢没了笑模样,他语气甚至略有震惊。
“这……我说福康怎么情绪一天比一天差,问她是什么她也只和我说这些人多辛苦……嘶……原来真的这么难过吗?”
宋仁宗哪里见过什么真实的底层寡妇,他见到的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刘太后了。
刘太后很有手腕,宋仁宗现在都觉得,很多男人也未必比得上她。
就这么寥寥无几的参照物,让宋仁宗对寡妇带崽这件事,怎么看怎么觉得,应该是“为母则刚”,是“母老虎带孩子”,而不是什么凄凄惨惨。
但范仲淹都这么说了,他比福康说得还更直白。
福康说得都是家里没什么东西的事儿,这符合宋仁宗对底层没钱的想象……
哎。
宋仁宗他们还在讨论寡妇的生存保障怎么提高,就听到了苏景和那边的八卦……
“听起来也很需要我们扶贫的样子,要是他们的金银不用的话,我们便宜买了……阿不,我们扶贫一下?”章得象作为苏景和的前上司,还是不改他老狐狸本色。
第55章
“这两天请假的人,都在这里了。”
公输途迅速地找来了请假记录,还跟了个负责这块的。
实际上是纯来看热闹,他听着苏景和的心声,自己都没有先找这个奇葩是谁,就迫不及待地带着请假记录过来了。
瓜能吃现场,那可太有意思了。
不过一来之后也是装起了鹌鹑。
包拯和苏景和的气势和他们工部的还是不大一样,更为严肃,让人不敢靠近。
苏景和完全不知道自己还有气势可言,他刚刚看八卦,没有关注破案的现场,现在看到人都来了,也只当做是刚刚包拯查出来了。
【不愧是包大人啊,这就知道和请假的人有关系了。】
包拯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恪守了“不在苏景和面前暴露”的规矩,没有说,看着记录。
上面名字也不多,两天请假了三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怎么看着落笔比别人要重些。”
包拯指了指最后的那个名字。
“哎……这个,这个我想起来了,当时他说自己的名字比较复杂,说自己写,我就让他自己写了,这才看着和其他名字不一样。”
他们这有来有往,苏景和看着三个名字,陷入沉思。
【不是,这三个名字都不对啊,那人叫程十安,完全没有啊这上面。】
嗯?什么?
名字都不在上面?
在场的人震惊了。
第一个被吓到的是兴冲冲来吃瓜,结果眼看着要吃到自己的瓜的。
甚至他还没开始解释,苏景和那边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啊,原来是这个人新来的,没有认清楚所有人的样子和名字……所以工部有几个偷奸耍滑的人,就抓到了这个漏洞,报的都是自己不对付的人的名字,也就这么混了半个月,程十安知道这件事,所以……】
好抓马啊。
苏景和震惊地看着系统给出来的这个答案,他一开始还在想,这案子看起来已经很容易了。
原来难点在这里啊!
这要不是他自己知道名字,要不是包大人看出来名字不对劲,都不会有人猜别人吧?
要是从这三个人身上一点点捋下去,那他的那……也确实要不了了。
苏景和现在已*经不仅仅头疼东西能不能按时做出来了,还头疼这找回来的又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