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宋,吃瓜勿扰!(271)
苏景和说了这个,又顺便说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这让福康公主和他的关系变得更好了,只有小苏老师会这么耐心解释!
礼物也是福康公主出了大头,“真不贵的,不过要等我们颁奖之后看。”
颁奖典礼参与的有且只有三个。
苏景和、宋十一还有胡瑗。
“其实我就是来陪跑的吧?”宋十一都想说是“陪太子读书”了。
和苏景和一起接受来自两位殿下的颁奖,他宋十一何德何能啊!
“我才更像?”胡瑗和他们认识久了,也和宋十一一样,被苏景和传染了不少新鲜词。
最后颁奖也是,如果让苏景和来点评,那必然是——
夜x一响,善良登场。
又或者是——
这地方站不下这老些人!
这场颁奖典礼落幕,还有一个集体奖,不过给的就不是他们三个了,而是一直照顾他们的其他宫女、太监、侍卫们。
“这招一定是你出的吧?”宋十一看着一个个接着集体奖礼物“一个木制的奖牌”的众人,这些人是喜极而泣了,宋十一是越看越觉得这个手段,太像苏景和能想出来的了。
“哎呀,你就说该不该感谢吧。”苏景和挑眉,“不是很有用吗?”
“我说以后陛下要是想要免税,也不用说什么天灾人祸,直接说感谢今年大家的付出,免去明年几成的税,这不得给老百姓们感动地热泪盈眶?”
苏景和想到这个,又想起来一个让他相当无语的,也顺嘴提了下,“也比大赦天下有用多了,赦免的都是犯人,几个百姓会高兴。”
“这么说确实让人更开心一点。”胡瑗也代入了一下,如果不是补偿,而是换作奖励。
“这厉害啊,百姓们肯定会高兴。”
他自己想想都挺高兴的,有人突然说“你这一年做得真不错”,这个人还是陛下,是大宋。
哎,那我是真不错!
苏景和的日子又很快回到了正轨,他每天在幼儿园朝九晚五的打卡,这个幼儿园里还有他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虽然在学校这些人也不主动找他。
嗯……
苏景和才想着弟弟妹妹们很乖,就有人找上门了。
“小苏老师,小苏老师,苏轼他欺负我!”
小孩来告状了。
在学校当老师,小孩还在的弊端就在这儿,都不用等到放学,这就来告状了。
但是……苏轼?苏轼这个天天不是吃东西,就是交朋友的,还能闯祸?
第57章
“说说吧,怎么个事儿?”苏景和坐在一侧,他为了公平,甚至把胡瑗校长都喊过来了,现在他是旁听席位。
“小苏老师,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事儿……”
苏景和的严阵以待,让来和他告状的小孩有些不知所措了,开始为苏轼求情。
苏轼看着那个小孩,还安慰人家呢,“别怕,我们说清楚就好了。”
再转向看胡瑗,虽然他看起来淡定,但从根本不敢看苏景和,就能看出来,真没干什么好事儿。
苏景和意识到了,直接端正了坐姿,想听听看苏轼究竟搞了什么幺蛾子。
“就是我们这边不是不让点外卖吗?有些小孩很馋一点小零食,我们就……利用了一间厨艺课堂的小厨房,每天做点吃的,然后我认识的人比较多,不是很能分得均,也不能每个人都分到,所以……”
苏轼说完低着头,看似是在认错,实际上只是在博取胡瑗的同情。
胡瑗还真同情了,他看着苏轼,又看向另一个本来是在告状,但是现在在说“是我不好,我本来可以等下次的,不应该一时冲动来告状”的小孩。
最后胡瑗看着苏景和,“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事儿,小孩自己会做饭很厉害的,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是的是的,就这么算了吧。”
也不知道是苏景和的目光太过严肃,给小孩吓得以为苏景和回家会教训苏轼,积极过来求情。
苏轼还是没说话,这和他话唠的性格完全不像,换作是别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在翘着尾巴说。
果然不是什么大事。
或者是,会下厨也没那么了不起啦。
之类的话了,而现在格外安静……
“你们菜单上都有哪些吃的啊?也告诉一下我?我下次也去尝尝,放心,我会排队的。”
苏景和看向小孩,余光里看到苏轼被这个问题问得吓了一跳,猛得抬头。
小孩没多少心眼子,“有糖葫芦,可好吃了,还有糖苹果,也好吃,有时候有不同样子的糖画……”
小孩一口气说了不少,苏景和在他还在说的时候冷不丁一问,“糖苹果多少钱一个啊。”
“按块卖的,三文钱一块,便宜。”
来这上学的小孩,大部分也不怎么差钱,小孩说便宜是说得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