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179)+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只要孙坚大军回来,他们必死无疑。

后悔也没用,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三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到阳城,城中守军严阵以待。

曹操站在城墙上往外看,只庆幸没让他的兄弟们带兵过来。

攻打颍川果然是步烂棋,只带八千士兵就敢过来更是烂的不能再烂。

八千兵马中还有两千多是他赞助的。

周昂眉头皱的死紧,“孟德,你觉得我们能守多久?”

曹操顿了一下,委婉的问道,“乌程侯兵多将广,不若写信向冀州求援。”

如果有能够和乌程侯正面作战的援兵,他们守个十天半个月的不成问题,要是没有援兵,守城的意义何在?

檄文写的不错,他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周昂长叹一声,转身走下城墙。

要是有援军就好了,关键是没有啊。

让他带八千士兵攻打某座城池还行,让他带八千士兵拿下整个豫州,主公您自己看看这活儿能干吗?

打不过也得打,本来已经落下风,要是再连打都不敢打回去更没法交差。

曹操头疼的捶捶脑袋,看着回去商量对策的周家兄弟二人,感觉此事结束后他这仅有的谋臣也要归袁本初。

能带周仁明和两千兵马过来助阵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事后就算周仁明要走他也不会拦着。

看在袁绍的面子上才送上门的靠不住,谋臣幕僚还得他亲自征召才行。

……

开始几日所有城池看到大军兵临城下就举白旗投降,阳翟的世家更是离谱,大军还没打过去他们就派人去颍阴求他们县令回去主持政务。

阳翟令脸都绿了,当场把所有人骂了回去。

通敌的时候不和他打招呼,事后要清算了才想起来还有县令,他是什么冤大头吗?

滚滚滚,休想扰他清静。

阳翟令好歹是一县之令,骂完之后直接连着铺盖卷儿搬去颍阴官署,在阳翟归荀氏之前谁来他都不会见。

颍阴令:……

被阳翟令寄予厚望的荀小将军头一次打攻城战兴奋不已,奈何前几天那几座城都不战而降完全没有出战的机会,看阳城没有直接投降的意思立刻换上装备跟上大部队。

小兵小将不需要身经百战的江东猛虎出马,全都交给他练手。

然后,周昂曹操和他们的手下就都得到了此生难忘的记忆。

不知道哪儿来的年轻小将出阵时喜笑颜开,好像不知道什么叫怕上阵就猛冲,仗着坐骑来去如风冲上来枪扫一大片,扫完之后大大咧咧的将后背留给他们,只留下一众吓的腿软的兵丁。

那么好的偷袭的机会,愣是没人敢放冷箭。

听说乌程侯的长子差不多这个岁数,难道是上阵父子兵?

周昂惊骇不已,眼看城里的将士越来越少不得不收拢剩下士兵弃城逃走。

曹操回他的东郡,他去回邺城交差。

荀晔难得正经打仗见不得有人从他眼皮子底下逃走,周昂跑就跑吧,对面还有个曹操,要是能把曹老板俘虏回去给奉孝叔志才叔看看那才好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呔!穷寇就要追!

孙坚难得打这么顺手的仗也想亲自去追,可惜他要留在阳城处置那些不给他面子的家伙没法亲自去追,只能遗憾的派祖茂带兵一起去追击。

如今士气正盛,不把对方杀的屁滚尿流都对不起前几天受的委屈。

……

鲁阳官署,书房中只有袁术韩胤和阎象三人。

阎主簿过来是为了送战报,他那昏庸的主公和奸猾的同僚正在密谋,要不是有战报要送他也进不来。

怎么说呢,感觉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都是他们家主公自找的。

所谓远交近攻,荀氏在并州袁绍在冀州,就算没有颍川的事情两边也迟早要交手。

苑陵侯和乌程侯一同反击周昂对他们而言是好事,这意味着荀氏提前和袁绍正面交锋。

冀州北有幽州西有并州,只要并州和冀州开战,幽州公孙瓒也绝不会干看着。

有幽并两州牵制袁绍,他们才能以南阳为根基将整个豫州都纳入掌控之中。

如今的豫州名义上归他们实际上却只有颍川汝南两郡听话,旁边四个诸侯国都不能掉以轻心。

人家苑陵侯本来没想掺和进战事之中,是周昂打到家门口了才不得不参战。就拿他们家主公来说,要是两个无关紧要的人打架打到他们家院子里他管不管?就这么草率的认定乌程侯转投荀氏真的好吗?

阎象想劝,但是看他们家主公那么笃定又不知道该怎么劝。

能说的都说过了,再说也还是那些话,他能怎么办?

韩胤捏捏胡子,举手投足都带着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主公,粮草是重中之重,既然乌程侯和荀氏交好,那就不能再让主公替他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