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208)+番外
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能和他们家瑜弟那样好说话,他这么俊俏的小伙儿主动示好都被那些家伙挑剔,换成其他相貌平平的寒门子弟得是什么样儿?
想想他刚到颍川时捅出来的篓子,要是换个脾气大的估计当场就能把他打个半死扔到路边水沟自生自灭,更不用说好声好气带他去找亲爹。
大哥的脾气特别好,他以他和他爹的人品保证,世上再找不出第二个和大哥一样好脾气的世家子。
没错,就是这样。
现在这什么杜氏已经堵上门,大哥脾气好不和找茬的一般见识,他脾气不好他来上。
孙策跃跃欲试,已经做好单挑一群的准备,“哥,打吗?”
“倒也没严重到那个地步。”荀晔眯了眯眼睛,也不知道是劝孙策还是劝他自己,“稍安勿躁,先看看这些人想干什么,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动手。”
这群人选的地方不太好,就算他们现在这里不动弹,稍微大点声就能把周围几个宅子的护卫全喊出来。
也可能是除了家门口外实在堵不到人,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趁他出门的时候碰碰运气。
亲自动手太跌份儿,小伙子学着点儿,看哥怎么应对这种棘手的场面。
年纪不大的苑陵侯很有礼貌,听到让他留步就真的停下脚步,等马车上那人追到跟前才不动声色的问道,“阁下又是何人?”
来人看他留步转身松了口气,挥挥手让几个仆役退下,然后才客客气气的自我介绍,“长社县令杜基,见过苑陵侯。”
荀晔顿了一下,慢慢应道,“杜大人有何贵干?”
杜基?没听过。
他只知道个袁基,还被董卓杀鸡儆猴嘎掉了。
刚才还不明白定陵的世家为什么忽然冒出来,这人是长社县令的话就说的通了。
很简单:心怀鬼胎,包藏祸心。
颍川一共十七个县,按总数来算开城门迎周昂的城池其实占比不多,除了最开始阳城、轮氏两县的几座城,第二轮只有阳翟和长社顶风作案。
阳城是乌程侯的屯兵之处,阳翟是颍川治所,如果周昂后续有足够的兵力援助,拿下阳城和阳翟后未必不能打下整个颍川。
轮氏和阳城都在颍川西北角,是离洛阳最近的两座城,拿下阳城后轮氏就孤立无援,对周昂而言肯定是来都来了那就两个县都拿下,反正也不费多大的事儿。
但是长社不一样。
单看地理位置,颍阴、阳翟、长社三县的县城正好是个倒三角。长社是右上的那个角角,和左上的角角阳翟中间还隔了条宽宽的濮水,除了上赶着给袁绍表忠心他们想不出其他能解释长社城主动开城门迎敌的理由。
没道理,完全没道理。
如果不是长社县出乎意料的舔着脸往前凑,他们家奉孝叔也没法一封信就把钟繇从京城喊回老家收拾烂摊子。
奉孝叔说钟氏只是有人掺和进去,再加上能让钟繇回来整顿家族,说明当时做主凑上去的另有其人。
……该不会就是这姓杜的吧?
荀小将军心中好奇,于是很有耐心的等这位杜大人解释。
消息到用处方恨少,两位谋士叔和家中长辈只和他说颍川各县有那些世家土豪要注意,再详细的就没有了。
“三分钟,我要这个人的全部信息”的能力只有小说里的霸总秘书才能拥有,在消息全靠口口相传的古代世界没有那么神奇的技能。
实权皇帝身边位高权重的大太监都做不到对地方世族之间的恩恩怨怨了如指掌,已经举族迁到别处的家族更难消息灵通。
所以杜大人能不能三分钟把拦路的理由解释清楚?
别以为他年轻就好忽悠,解释的不合他心意他真的会发火。
然而杜基冒险亲至阳城就是因为其他门路走不通,只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这位看似单纯好骗的荀氏小辈身上。
“未打招呼仓促前来实乃基之过错,只是事出有因,望苑陵侯莫怪。”杜基拢袖又是一礼,看眼前人完全没有请他进府的意思心中暗骂无知小儿不识礼数,面上却还是和刚才一样客气,“先前周昂来犯长社大开城门,基此番前来乃是认罪,还请苑陵侯宽宏大量饶过我长社百姓。”
荀晔:???
这人在说什么屁话?
嘴上说着认罪,话里话外却好像备受压迫的小可怜,乌程侯都比他更适合当小可怜好吧?
“知道杜大人着急,但是你先别着急。”荀小将军诚恳的回道,“之前的事情官署自有决断,官员作乱百姓无辜。你放心,就算秋后算账时杀的血流成河也绝不会误伤一个百姓。”
诚心诚意,这话绝对是诚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