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219)+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想不到吧,他地下有人。

晋升为老板的荀小将军伸了个懒腰,左边处理完的竹简厚厚一摞,右边没处理的竹简只剩下一点点。

那天他去官署帮忙处理公务的时候志才叔还担心他不会干,奉孝叔更是过分,直接在旁边端着碟果干幸灾乐祸,就差把“看热闹”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呵,他堂堂四位千古一帝的好大儿,会连最基本的政务都处理不来吗?

冷酷.jpg

奉孝叔来晚了,他豪气冲天打开竹简却被里面天书一般的内容砸的头昏眼花的糗状已经是过去,现在的荀明光是军务政务都能处理的全才。

他的处理结果可能不是最好,但是绝对能用,瞧不起他就是瞧不起他五个爹!

荀小将军官署首战告捷,戏志才惊喜不已,郭奉孝看笑话不成发现自己成了笑话也笑不出来了,留下果干愤愤的开始干活。

冷静,淡定。

志才只有傻小子一个能帮忙,他能安排的帮手却有足足四个。

不信四个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

四个加起来能不能比得过一个不好说,反正在新人度过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后郭鬼才终于也能抽出时间休息了。

书房里只有荀晔自己,刚才被他们家奉孝叔以家族“胁迫”离京的钟繇前来拜访,他本来想亲自接见,但是被笑成狐狸的郭某人拦了下来,说什么他先去探探口风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让钟元常加入他们的出谋划策小分队。

猪猪陛下按捺不住好奇心已经跟了上去,可怜的钟元常,还不知道要被怎么忽悠。

第68章 到底谁该哭

*

颍川钟氏以善刑律著称, 钟繇的祖父钟皓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曾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

长辈多次被朝廷征召但拒绝出仕,等到了钟繇父亲这一辈朝廷大兴党锢, 于是变成想当官也没有上升空间。

前些年因为党锢终身不仕的士人太多,涉及到的世家大族都元气大伤,族内中坚力量不许做官还是好的, 更倒霉的是被逮捕入狱一命呜呼。

不过党锢只是一时, 朝廷终究没法脱离士人来治理天下。

钟繇举孝廉后为官多年, 他儿子钟毓更是十四岁就起家任散骑侍郎, 可以说是钟氏最出彩的一支。

荀晔觉得他已经很厉害, 但是知道钟繇的儿子十四岁就当官还是有点懵。

一山更有一山高, 总算知道孙策刚来那几天为什么自闭了,他现在也感同身受。

说实话,他一直以为甘罗十二岁拜相属于小概率事件,还是那种上下五千年仅此一例的小概率。

不过他和小霸王也不差, 世上有耀眼的神童也能有厚积薄发的少年,他们各有各的优势, 完全不需要自闭。

要是连他们都自闭, 那些已至中年还平平无奇的家伙怎么办?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死者为大?

算了算了,知足常乐。

要求太高心态容易崩,心态崩了不知道哪天就恍恍惚惚举身赴清池,能当个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已经很不错了。

天气越来越凉,习武之人没什么感觉, 畏寒的文人却都明智的换上了暖和的衣袍。

戏焕裹的严严实实进屋, 身后还跟着两个抱着竹简的仆役。

日常用的纸张已经改进的差不多, 没有意外的话今冬就能大批量生产,不过第一批纸张要用来收割有钱人, 真正推广还得再等几年。

荀晔看着再次堆满书案的竹简,安慰自己很快就能看到这玩意儿被淘汰的将来。

这年头读书人要君子六艺文武双全,很难说不是因为竹简太沉身体不好扛不动。

志才叔再等等,办公不能推广纸质化问题不大,回头搞出来纸质书先送到两位柔弱的谋士叔手里让他们稀罕稀罕。

竹简一卷才写几个字,一本书的内容能比这满桌子的竹简都多。

和令人头疼的造纸术相比,复刻印刷术容易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前些年灵帝在位时曾刻印过“熹平石经”,“拓印”工艺其实就是印刷术的原形。只要工匠们对“拓印”略有了解,接触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时候就不会太摸不着头脑。

戏焕让人将需要太守大人亲自处理的竹简放下,看屋里只有他一个不由问道,“方才看到温侯前来,怎么不见温侯身影?”

“嗯?温侯来过?”荀晔站起来活动几下,“温侯今早不是出城了吗?已经回来了?”

戏焕顿了一下,换个问法,“奉孝在何处?”

“方才钟元常过来,奉孝叔去忽悠人了。”荀晔简单解释一句,解释完还不忘说道,“志才叔放心,他们俩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