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359)+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大营里只留下了站岗值守的兵,其他士兵都已入睡,他们是要打仗的人,必须时刻保持状态,该休息的时候睡的一个比一个快。

不过早睡的不包括主将,主将要管的事情多,睡眠时间比寻常士兵少的多。

荀晔对睡眠时间要求不高,他天生、或者说、前十几年睡多了、清醒之后精力十足,睡三个时辰就能精神满满一整天。

这会儿已经是子时,就算对他而言也已经到了休息的时间,不过今天比较特殊,大晚上的军营还能迎来客人。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傍晚守在官道上给太史慈送信的管统门客。

荀小将军原本想着明天直接去对面大营挑衅,管亥伤到胳膊没有伤到嘴,受伤不耽误他安排战事。

这支黄巾军的来历比较特殊,他和管亥都不希望有伤亡,那就用传统的打法,士兵留在原地呐喊助威,两边分别派出代表到阵前对打。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只分胜负,不削脑袋。

管亥能以黄巾贼的身份在青州活动那么多年应该是个聪明人,不需要提前打招呼也能猜出他是什么意思。

当然,如果因为昨天那两箭结了仇那另说,硬碰硬的话他们骑兵打步卒也完全不带怕的。

再降低点难度,万一管亥直接主动找他商量下一步的计划呢?

荀晔本来只是异想天开,今天遇到左慈已经很神奇,精神太好的后果就是控制不住天马行空胡思乱想。

万万没想到管亥的人没来,来的是东莱郡太守管统的人。

这已经不是降低点难度,这是直接把难度拉到了最低。

对面军队的幕后指挥都出来了,管亥有意见也得忍着,何况他还不一定有意见。

对此,荀小将军表示,他感觉他像特意过来捡漏的大幸运儿。

看看他离开颍川后都收获了什么:半路截获的诸葛一家,总数多达四十万的黄巾众,多年未见的伯伯,主动跳到碗里来的太史慈,还有立场不明暂时只能算一半的乌角先生。

别处都在打仗,他这里硬是完成了集卡游戏。

有上帝视角就是好,青史留名的人才只听名字就能挖,名气不大的人才也不耽误他先挖再考验。

营帐中灯火通明,双方都觉得对面善解人意,简单会晤之后便满意的达成共识。

——赶走孔融,还北海一个朗朗乾坤。

也就是亲身经历,不然谁能想到课本中让梨的孔融能混成这么猫嫌狗憎的地步。

太史慈回来的时候,亲兵正准备带那门客去休息。

门客看着面带怒色的太史慈挑了挑眉,“太史义士竟回来的如此之快。”

太史慈努力平复心情,简单将进城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旁边的亲兵听的啧啧称奇,“这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这么说的话我也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他虽然长的凶爱骂人,但是也不会无缘无故的骂人,比城里那位孔北海平易近人多了。

门客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拍拍倒霉蛋的肩膀,“义士困否?若还有精神,可愿到帐中聊一聊?”

送信的时候没空说太多,现在他们有半个晚上的时间可以聊,要说的是孔北海那他可就不困了。

太史慈拱手道,“先生先走一步,我先去拜见苑陵侯,然后再至帐中寻先生。”

他在北海躲了好几年,对青州的情况不太熟悉,正好趁此机会听听离开之后青州到底出了多少烂事儿。

……

在黄巾贼首领的配合之下,北海之围解的声势浩大。

每天早中晚三场友谊赛,刺激的城里守军只想让城外的人给他们个痛快的死法。

然而“苑陵侯为救北海大战贼首”的故事并没有冲上头条成为天下人的最新谈资,因为袁绍和公孙瓒那儿出了大事。

袁绍被打的狼狈,可他实在不甘心沦落至此,于是写信给刘虞让他请避难幽州上谷郡的卢植卢尚书为军师。

卢尚书曾是公孙伯圭的老师,有老爷子坐镇邺城不信他公孙伯圭还这么咄咄逼人。

卢植当初因为反对董卓废天子险些被害,辞官归隐便是不愿意再管外面的是是非非,多次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奈何袁绍和刘虞都苦苦相求,无奈只能再度出山。

可老人家这个年纪实在经不起折腾,也不知道是心情郁郁还是怎么,刚出门没几天便药石无医病逝在邺城。

公孙瓒炸了。

全天下都炸了。

————————

阿牛([害怕]):!!!

——————

【1】《左传·僖公五年》: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第120章 本初凉凉:三英战袁绍

*

卢植卢尚书,文武双全亲征张角功名盖世的卢尚书,不畏强权硬刚董卓愤归隐的卢尚书,有“海内大儒,天下之望”之誉的卢尚书,在被袁绍强征至邺城为军师后短短不半月便身亡命殒,时候谁站出事情和袁绍没关系能被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