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406)+番外
李二陛下干咳两声,一本正经的解释道,“那不是作秀,乃是为了稳定民心。”
那年的蝗灾发生在夏粮即将收割的五月份,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关中,包括长安在内的京畿地区损失惨重,就算朝廷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赈灾救援也还是出现了饥民饿死的情况。
灾情不是发生在别处,而是在天子脚下的京畿。连京畿一带的灾情都严重到民多饿死的地步,其他地方就算没有被蝗灾波及也是人心惶惶。
所谓诚心感动上天是不存在的,平心而论,所谓“自是蝗不复成灾”是史官润色恭维,生吃蝗虫颁布大赦诏对缓解灾情没有任何用处,最重要的还是及时赈灾。
可是诚心感动不了上天却能感动他的百姓,只要百姓相信他能感动上天,民间就能迅速从灾荒中恢复过来。
人活着最终的就是心气儿,不管前面再苦再难,只要心气儿在就都能熬过去。
熬过去,然后迎接下一次大灾。
刘猪猪说的不错,他在位二十三年年年有灾,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骂他即位后大唐灾荒不断是因为他过去忤逆的事情干的太多才招致天谴。
唉,他能怎么办,只能一边挨骂一边努力赈灾。
李二陛下的情绪来的突然,吓的傻崽赶紧打起精神说他只是间接性灰心丧气,踌躇满志才是他的日常。
义父不要担心,就算接下来年年冬天都很冷也没关系,冷着冷着就习惯了,他们大天朝的百姓和烧不死的野草一样坚韧,全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区区小冰河时期完全不是问题。
历史上没有他和阿飘爹们都度过了那么多次小冰河时期,他们现在有金手指有技术支持还有天灾预警,条件都那么好了还有什么资格抱怨?
支棱起来!干就完事儿了!
猪猪陛下看看唉声叹气抹眼泪的李二凤,再看看旁边手忙脚乱一边夸李二陛下功绩卓越“天可汗”威名万古流芳一边自己给自己打鸡血的傻崽,表情一言难尽。
如此诡计多端,啧。
……
徐州彭城,弃北海前来避难的孔融听完青州最近的消息嗤笑一声,摆摆手让人下去,然后继续读他的圣贤书。
青州官场没那么简单,本地官吏关系错综复杂,外地官员想融入他们难于上青天,按照以往的经验要么凭名望压住本地那些地头蛇要么夹着尾巴熬到调任,反正不是当上州牧刺史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上任刺史焦和到底是怎么死的,青州的官再清楚不过。
如今正好赶上灾年,荀氏那小子初涉官场性子还直,绝无和青州官员和平共处的可能。
朝廷简直昏了头,让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当州牧,简直荒唐。
第138章 荀老板震怒
*
人祸可防天灾不可防, 就算兵强马壮也没用。
长时间的灾情很容易让人生出无能为力的感觉,好像怎么准备都无济于事,天灾一通铁拳砸下来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荀小将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当一面就遇到这种场面, 白天在众人面前是个异常靠谱的主心骨,夜深人静独处时就控制不住焦虑的心情了。
这种情况谁能不焦虑?就问谁能不焦虑!
更糟心的是这种事情还没法找人缓解,因为身边能给他当树洞的家伙都比他更焦虑。
好不容易等到阿飘爹回来, 本来以为能放开了发一会儿疯, 结果俩爹先在他面前发起了癫。
这是人过的日子吗呜呜呜呜呜呜呜。
好在两位义父正常的时候还是靠得住的, 幸福感全靠对比, 和两位义父在位时的惨状相比他又感觉他们现在的情况也不算太差。
有朝廷在前面扛着, 什么天灾人祸最先挨骂的都是朝廷。虽然很对不起京城的天子, 但是对现在的他而言,朝廷就是现成的垫脚石。
稳住,不慌,如今这情况最慌的绝对不该是他。
灾荒大部分不会单独出现, 往往是前面一个打头阵后面几个排队来,没那么多时间给他悲春伤秋。
呵, 区区天灾, 再严重又能严重到哪儿去?大不了就和二凤爹看齐!
李二凤:……
他是有点top癌,但是这个榜首他真的不想要。
算了,臭小子高兴就好。
唉,人家都是孩子彩衣娱亲,他们这可好, 爹和儿子反着来。
刘猪猪你还笑!早晚有你哭的时候!
李二陛下凭借自揭老底大法成功让傻崽转移注意, 然后和猪猪陛下一起当工具人给崽辅导功课。
没有人希望遇到天灾, 可是也没有人能避过天灾,要当皇帝就不能认怂, 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得硬着头皮扛。
冬天已经快过去了,马上就要开始春耕,青州河流众多,郡县沟渠河工都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准备好接纳别处过来的流民,如果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