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477)+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那小子自己就农时很敏感,只是最近忙于徐州战事未曾留意,这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戏焕唇角微扬,“可怜可怜,接下来的青州怕是要血流成河。”

郭嘉啧了一声,“自作孽,不可活。”

他们小将军在农事方面向来冷酷无情,可以耽误他练兵,但是绝对不能影响他种田。

何况现在青州还有一个和他们家小将军同样重视农事的贾诩贾校尉,那也是个视田如命的狠角色,就算别的地方贪污腐败犯下滔天大罪,只要不影响耕种他都能视若罔闻,可要是和农事沾边,那就自求多福吧。

贾校尉看上去平平无奇,心狠手辣起来那是连州中酷吏都甘拜下风的存在。

钻什么空子不好偏偏拿旱情来说事儿,不知道旱情应对的不及时会对收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指指点点.jpg

荀彧没忍住又叹了口气,“不说了,召集城中官吏来商讨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难题。”

只是抗旱还算好的,怕就怕某些宁肯自损一千也要伤敌八百的家伙在紧要关头从中作梗。

青州天高皇帝远,不提前做准备还能等那胆大包天的臭小子特意来通知?

得了吧,那臭小子才没这么自觉。

……

落日熔金,风起微澜。

京城荀宅,荀愔荀悦在后院池塘旁边乘凉,兄弟两个的表情都不怎么好。

青州快马加鞭送来急信,之后没多久颍川也送信过来,想必是也收到了青州的消息。

荀悦看着池塘里的莲叶,看了多久就叹了多久的气,“兄长,我担心阿牞会出事。”

先前青州办书院以科考选官的时候他还没那么担心,青州官署极度缺人,选官也是为了应急。不是所有人都和杨太傅一样,老练世家大族的反应没那么快。

但是紧接着青州推行的那个均田令直接将分世家豪族利益的打算摆在了明面上,这要是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也就白活这么年了。

天知道他这些天有多担心那傻小子,本身战场上刀剑无眼就容易受伤殒命,要是有刺客混到战场上行凶,在得罪了全青州乃至全天下的世家后连幕后真凶是谁都不好找。

他在京城胆战心惊,实在没忍住写信让傻儿子多注意身边当心神出鬼没的刺客,那小子竟然还写信回来说什么“刺客?有刺客?出现过刺客?没见着啊。可能是打仗的时候顺手解决了吧。”

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不正经,真是气死他了。

荀愔也有点担心,他知道科考和均田都是有利于天下的好政策,相信正常人都也都能看出来。

有利于天下,未必有利于世家。

小侄子在青州大刀阔斧的变革成效斐然,但变革就意味着不稳定,动作越大不稳定因素就越多。

别说他弟担心,他这个大伯看的也是胆战心惊。

“仲豫,我得再离开一趟。”

荀悦侧身看过去,“离开?”

荀愔点头,“离开京城,去外面找个能让你我不再胆战心惊的帮手。”

他承认他一直觉得左慈在装神弄鬼,但是现在他非常需要用神神鬼鬼的来自欺欺人。

毕竟岁数已经上来了,没法和年轻人比心态。

……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荀晔临淄下邳两头跑终于将两个州都安顿完毕之后,青州的百姓也都意识到了干旱的来临。

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但雨水和夏天时一样稀少,甚至连“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雨”都不见踪影儿。

怕什么来什么,这次不光青州灾情严重,徐州北部、冀州东部的大部分郡县也不见雨水,万幸豫州和关中一带旱情不显,不然整个北方都旱起来估计最先乱的就是京城。

稻麦对水的需求大,没有足够的水分会空壳甚至绝收,五谷中能耐得住旱的是黍和稷,虽然也都扛不住大旱,但是干旱地区种黍稷好歹不会像种稻麦那样绝收。

在荀小将军的亲自主持下,夏收后尚未来得及耕种的地方都种上了黍稷,然后就是紧张的修复水渠引水灌溉。

今年旱不代表明年也旱,河流不会一直干,趁现在没水赶紧施工,也算是为以后减少工作量。

为了能尽快规划好水渠的路线,荀小将军甚至把他们家阿飘爹当成传话筒,硬生生让不该出现其他几位阿飘给他把大汉青州到后世青州的地形演变图偷渡了过来。

系统爹没吭声就说明可以这么干,反正祂老人家没吭声,大不了就是“统爹不问他不说,统爹发问他惊讶”糊弄过去。

怎么会?对不起。马上改。下次一定不会了。

应付文学,全天下都值得拥有。

好在老天并没有彻底抛弃他这个亲儿子,修建水库来调节水旱的计划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