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496)+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荀晔无奈扶额,“谁说能打水战的只有一个伯符?你把公瑾忘哪儿去了?”

他们公瑾是将领,他们公瑾是将领,他们公瑾是将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虽然他把公瑾当后勤使唤,但是他们公瑾真的是个将领,还是个能训练水师的将领。

曹昂拍拍脑袋,手指小人跪在手掌上认错,“对不住,我刚从彭城过来,还不太清楚大哥这边的安排,大哥你别和公瑾说我把他忘了。”

他不是故意的,是公瑾这几个月存在感太低,一不小心就忘了。

荀晔板起脸,“罚你留守下邳。”

曹昂:???

不是,他现在收回刚才的话还来得及吗?

“好了,不逗你了,去召集人手开会。”荀小将军拍拍手,率先出门去议事厅,“袁术不足为惧,接下来的重点不是袁术,而是在打跑袁术的同时把广陵太守给换了。”

顺便商量怎么接手扬州。

他都把唯二能打水仗的虎崽子派去要水军了,再拿不下扬州实在说不过去。

曹昂快步跟上。

广陵太守张超是前陈留太守张邈的弟弟,之所以是前陈留太守,是因为人已经被他爹给干掉了。

他爹和张邈、袁绍之间的恩怨情仇相当复杂,身为小辈不好多说,反正现在袁绍和张邈都没了,只有他爹还活的好好的。

张邈在兖州作乱被杀,但他爹看在少年交情的份儿上也将人厚葬了。

他们已经仁至义尽,就是家属可能不太认可。

……

袁术志得意满亲自率军出击,留守寿春的阎象等人送走大军表情沉痛,莫名感觉送行像是送葬。

他们很希望他们家主公能在城里安生待着,奈何他们家主公就是不听劝。

连田长史、现在应该称呼他为田侍中、连田侍中的劝告都不听,孔融说什么就是什么。

天晓得那孔融压根就是不怀好意,他要是真心为主公着想会连主公给的官职都不接吗?分明是觉得主公没有胜算不想让主公给的肮脏官职脏了他清清白白的身。

该听劝的时候不听劝,不该听劝的时候又听劝的不得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主公啊?

田野也想问,袁术这个样子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投奔他啊?

当初在南阳的时候好歹形势比现在好,南阳本地人追随高门大户出来的世家子很正常,那时候的袁术袁绍两兄弟因为反抗董卓而逃离京师,有士人蜂拥追随也说得过去。

可是现在不一样,袁公路到九江后就差把“昏庸”两个字写在脸上了,这些从南阳大老远跟着他来九江的人不走还留着干什么?

他们又没被绑在袁术身上,干不下去完全可以弃官而走,总不能留下来的全是其他势力安插进来的细作吧?看着也不像啊。

田侍中唉声叹气,他明明是个细作,现在却在真心实意的操心同僚的去留,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阎象叹了口气,问道,“主公现在到哪儿了?”

“已退至东阳县。”田野有气无力的回道,“荀青州派人到广陵主持战事,广陵太守张超被看管起来,现在的广陵郡已经被荀青州掌控。”

杨弘也跟着叹气,“这是正好给了荀青州拿下广陵的机会啊。”

那广陵太守张超应该是不想归附荀青州,他们家主公的大军到广陵后短短几天的时间连下三城,喜的他们家主公以为自个儿是战神在世,连着写了几封信回来炫耀他的战绩。

一看就不正常,一看就像有诈。

兖州曹使君杀了张太守的兄长,曹使君的兖州牧之位是荀青州举荐而来,张太守和荀青州之间是私仇,广陵郡不听荀青州的话情有可原。

荀青州年纪虽小心思却很是缜密,没在刚到徐州时就对徐州的人事大肆改动,一来是陶谦陶徐州还没死,二来也是摸不准徐州官员对他的态度。

他们家主公开战的时间赶的正巧,如果张太守奋力迎敌,看在广陵百姓的份儿上荀青州也能继续用他,而张太守选择龟缩不出也就意味着他无心守城,如此一来荀青州也能以正当理由将他换掉。

这哪儿是打仗?这分明是上赶着给荀青州当试金石。

打下城池不算什么,能守住城池才算能耐。

主公攻城时没有废多大力气,三座城池都是大军刚到城下守城官员便举白旗出降,只求他们家主公不要伤害城中百姓。

也就是说,只要广陵开始反击,三座城池随时可以复叛。

不,不对,人家可能自始至终就没想过他们家主公能长久,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

奈何他们家主公现在是劝也劝不动说也说不听,还有个孔融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们在寿春急出满嘴燎泡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