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521)+番外
荀晔愣了一下,转身看向旁边的杨彪,“太傅?”
杨太傅沉默。
小皇帝拍拍他的大包裹,“太傅的包裹也在这里,朕都准备好了。”
他年纪小力气却不小,不能让太傅扛行李。
荀晔:……
怎么说呢,离谱中透着一丝丝的合理,是他们小陛下能干出来的事情。
“陛下莫急,臣刚到京城还没来得及安排,请陛下再等半日。”
小皇帝眼巴巴的看过去,“没关系,朕不着急。”
荀晔:……
陛下,您这真的不像不着急。
场面诡异的没眼看,杨彪按按眉心,让他们家陛下矜持一点,然后询问荀晔接下来要如何安排。
虽然只来了一个臭小子,但是看到臭小子的那一刻是真的很安心。
所以荀仲豫一点都不担心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动乱,荀氏一直盯着京城的局势,以他们的行事风格肯定会把动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没想到有朝一日朝廷还得沾百姓的光。
荀晔瞥了眼殿门,他进来这么长时间外面也没什么动静,看守皇宫的卫兵并没有预料中的多,“我稍后去找司徒大人谈一谈,太傅放心,太阳落山之前一定会有人来接您和陛下出宫。”
进城时城门守兵知道他的身份后立刻请来了执金吾何斌,看何大人出现的速度就知道这是一直在等他。
如果不是掌管京城兵权的执金吾和卫尉主动配合,他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进宫。
癫人只是少数,京城还是正常人多。
他待会儿去找王允面谈,不管谈成什么样,天子都要随他离开。
第170章 骂死王允牛
*
事到如今, 不和王允谈谈实在说不过去。
但是以王允现在的精神状态,荀晔也不敢什么准备都不做直接莽上去。
老东西连天子的人身自由都敢限制,万一拉着他同归于尽怎么办?
他还年轻, 还有大好的青壮年没有享受,休想让他任务失败当犁地的老黄牛。
于是乎,荀牛牛把深入敌后探查敌情的重任交给来无影去无踪的阿飘陛下,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才一副不在意生死的壮烈形象出现在京城朝臣面前。
里子他要, 面子他也要, 鱼与熊掌可兼得, 他就是这么贪心的小男孩。
始皇陛下:……
总之就是, 在某人隐秘又刻意的宣传之下, 全京城都知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荀小将军挺身而出赶回京城救全城于水火之中。
不对,是拯救整个司隶。
也就是他们不敢去直面疯疯癫癫的王司徒,不然他们真的很想去问问:这还没到十死无生的地步,他要死要活给谁看?
现在朝廷面对的难题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连下了两个多月都没有停的雨,还有就是随时可能、不对、应该是已经打到关中的西凉乱军。
首先, 大雨引发的洪涝。京城那么多官, 司隶那么多官,他们以前经历的水旱蝗疫少吗?何况赈灾的时候有周边各州的帮忙,人家都看在百姓的面子上没有趁火打劫他们先自暴自弃了真的好吗?
其次,西凉乱军。别的不说,他们就问一句, 司徒大人是真的不知道荀氏如今有多少兵力吗?不能因为他看荀氏不顺眼就当荀氏全族都不存在。
最后, 自暴自弃也要有个限度, 能不能让底下的官做好分内之事再自暴自弃,京城乱起来真的很要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天狗食日怎么了?出现亡国的凶兆怎么了?大汉这不是还没亡吗?
谁爱殉国谁殉国, 反正他们不殉。
就算没有天狗食日这种深入人心的亡国凶兆,大汉也是肉眼可见的要亡。
朝廷是什么情况他们这些朝臣最清楚,还需要天狗把太阳吃掉才能看清现实吗?完全不需要。
王司徒也不是没见过大场面的人,怎么一下子心气儿全没了?
日蚀之后人心惶惶,有人自暴自弃也有人不肯放弃,奈何王司徒不理政务朝中乱成一团,就算想正常抗洪救灾也进行不下去。
赈灾需要钱粮需要人力,所有的调动都需要往上打申请,主政的大臣不管不问,底下人也都慌里慌张,最后就是没人能做主也没人敢做主。
天狗食日至今已有大半个月,除了少数几位敢担责任的官员还在继续赈灾,司隶大部分官署都瘫痪了下来。
一部分是和王司徒一样觉得前路无光躺平等死,但是更多的还是想赈灾又下不了决心,不管不问良心又过不去,只能一天天的挣扎苦等。
连官府都变成这个鬼样子,民间只会更乱,现在外头到处都是拖家带口逃离司隶的百姓,四面八方朝哪儿去的都有,反正不能留在司隶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