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85)+番外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必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王司徒喷个狗血淋头,让满朝文武都知道他王子师为了争权夺利如何迫害同僚。

不说把叔祖塑造成风雨中飘摇的小白花,至少也要把他受到的迫害放大十倍说出来。

这道德的制高点既然占了就别想让他们下来,好好感受舆论战带来的腥风血雨吧。

结果他这边忙完回城一打听,王允王司徒的名声已经黑的不能再黑。

行吧,有叔祖和攸哥在,舆论的战场上好像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总觉得叔祖和攸哥都是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大好人,遇到坏人只能委屈巴巴的退让受欺负,现在看来好像滤镜有点厚。

荀攸只是笑笑,写信告知冀州的族人让他们不要再往京城寄信等到并州后再重新联系,然后再去帮助他们家叔祖张罗带去并州的人手。

实权大臣不能带走,那些在王司徒掌权后被边缘化的能臣或者大家却可以。

并州贫瘠,但是好歹是大汉十三州之一,只要治理的好未必不能和幽州一样既有甲兵之利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大家都在忙,荀晔也不好闲着。

董卓旧部尽归他们,贾诩贾校尉也不例外,他不敢让人离开视线,于是再次拉着他们家攸哥强调此人的危险性然后把烫手山芋扔给聪明人。

荀攸想想再次恢复成毫不起眼的贾诩,虽然依旧不明白这人到底哪儿值得这么防备,但是也看出来了他的不起眼都是装的,“是个怪人。”

荀晔正想说什么,然后一扭头就看到了他们家叔祖带来的人,“蔡中郎?”

蔡邕温声打招呼,“明光小友。”

荀晔立刻乖巧,“您直接喊我明光就行。”

荀爽笑呵呵上前,“我们家明光惯会卖乖,伯喈不用和他客套,路上有什么事情直接找他和公达,他们会安排的妥妥当当。”

蔡邕也笑了,“家中书简略有些多,有劳明光费心。”

荀晔拍拍胸口保证,“您放心,家父也是爱书之人,小子对运书有经验,路上绝对不会损坏一分一毫。”

然后,他就看到了足足二十多辆大车的书简。

荀晔:……

对不起,话说早了,他爹虽然也爱书,但是他们家真的没这么多书。

荀爽笑道,“蔡中郎藏书多至万卷,虽说这些年有许多失散在路上,但是留下的也依旧有七八千卷。”

“这得比兰台的书都多吧?”荀晔小声嘀咕,“得多派几队兵马过来守着,回头阿父到并州看到这么多书肯定高兴。”

大话已经放出去了肯定不能再收回来,这年头书简都是传家宝,不要金银珠宝也得保证这些书简的安全。

并州文风不昌,有个藏书万卷的大儒跟着过去对开展教化百利而无一害,叔祖这挑人的水平真乃一绝。

之前卢植卢尚书为了躲避董卓迫害去了幽州,叔祖他们同僚之间应该有联系,看看能不能多带去几位大儒。

身为新时代并州人,能文能武才能把羌胡按在地上摩擦。

光靠拳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法子把羌胡同化过来才行。

荀攸听着傻小子的嘀咕,慢条斯理道,“你怎么知道叔祖没有写信?”

荀晔拍拍脑袋,“哇,不愧是叔祖。”

原来他们家叔祖也有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属性,这是初代颍川人贩子啊。

人员到齐,准备出发。

小皇帝心里难受的紧,特意带人出来送行。

天子亲自出城送行,朝中公卿自然也得陪着。

王允最近没少被人挤兑,但是大权已经到手,荀爽和荀氏子都要远离中原,挤兑几句又少不了肉,爱说就说去吧。

荀爽一如既往的好脾气,即便要远走并州也没有和王司徒撕破脸,在一众同僚面前依旧和和气气,看的众公卿都有种兔死狐悲的伤感。

小皇帝抹了把眼泪,拉着老司空的手不放。

是他没有本事,他要是有本事一定拦着王司徒胡来,老司空在外一定保重身体,争取过两年熬走王司徒就回来。

话不能说的太明白,司空大人知道他的心意就行。

“您千万保重身体,朕有空的话会去并州看您。”

此话一出,旁边所有人都傻了。

荀爽顿了一下,“陛下的心意老臣心领了,并州苦寒,您身为天子不可轻易离开京城。”

小皇帝吸吸鼻子,“那朕在京城等您回来。”

第31章 瘦马卧空壕

*

春回地暖, 万物复苏,城外桃红柳绿,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可是小皇帝没有游玩的心情, 他感觉他是被困在笼子的鸟雀,就算天气转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能庇佑他的大鸟飞走。

一个又一个,最后只剩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