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汴梁(181)
“这…”皇帝面露难色。
闺秀千金们头埋得更低了,可千万别选中她们啊。
沈峤看着他们演戏的样子,真心觉得累,“菀贵妃还真是本郡主见过最体贴的妃嫔了,皇上要是不同意,可不是辜负了菀贵妃的一片真心了?”
“让人白白担了这样的罪名,就要见好就收,别蹬鼻子上脸还傲起来了。”
皇帝,“…”
怎么哪里都有着沈峤?!
他是和她八字相克吗?
“臣妾无碍的。”菀贵妃低了低头,她不想让郡主和皇帝对上,毕竟这里是在宫里,她也知道汴梁王好长一段时日不在城内了,怕皇帝狗急了咬人。
“只是臣妾在宫里真的无人说话,皇上若是怜悯臣妾,不若选了几个妹妹入宫,待皇室开枝散叶了,臣妾这心里的石头才能算落下。”
皇帝将目光收回,看着‘情真意切’的菀贵妃,伸出手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贵妃当真是为朕着想,这样的殚精竭虑,是朕的疏忽。”
说完,正襟危坐看向众千金,朗声说道,“既然贵妃有心,朕必然成全贵妃的一片赤诚之心,便择日不如撞日,择几位千金入宫。”
众人,“…”
谁稀罕?
都让贵妃背了锅,自己享了乐,啧啧。
沈峤又拿起一块糕点抿了抿,心里默默念着:茅锦、梁晓。
“臣妾瞧着茅姑娘和梁姑娘很合眼缘,不若让她们二人入宫,皇上觉得如何?”菀贵妃直接点了两人的名字。
被点名的两人一个面带喜色,一个不露声色,却同时起身跪在前排将头微微抬了抬,让皇帝看清楚她们的面容,这是规矩。
皇帝顺着目光看了过去,倒是两个标致的人儿,也是他想要的,遂点了点头,“贵妃瞧过眼的人,自然是不错的,朕信贵妃。”
“谢皇上信任。”菀贵妃起身朝皇帝欠了欠身,回到皇帝身边,“那皇上给两位妹妹定个封号和位份?”
沈峤打量着菀贵妃。
宫里的日子定然不好过,看把这孩子给磨炼的,说话间的水平一下子就出来。
‘妹妹’二字表明了她们的位份定然高不过她这个贵妃。
‘定封号’三字又表明了她们的位份必然不会低到哪里去。
多妙啊。
“就…”皇帝沉默片刻,继续说道,“封号定淑和端吧,位份…都封嫔,分别赐长春宫和永寿宫,择日行册封礼。”
菀贵妃怔愣片刻,笑着福身,“恭喜皇上喜得新人。”
一来就是嫔,还是一宫主位,且这两个封号明显就是为封妃做了准备的,可见皇帝还是大方的,就是看对谁了。
“臣女谢皇上隆恩。”梁晓和茅锦一同谢恩,一个淑嫔一个端嫔,这位置在现在的后宫可算是属数二数三的了。
皇帝没接几人的话,而是又看向对面跪着的一群千金。
第212章
菀贵妃跟着看过去,瞬间就明显皇帝还想做什么了。
沉峤亦是。
沉峤心里嗤笑着皇帝的不自量力,真以为这些闺秀人人都想入宫成为他的妃嫔?她啊,坐等着被打脸。
果然。
皇帝伸手指了指第一排最右手的女子问道,“你是哪家的千金?”
被指到的千金在宫人的指点下上前福了福身,“回皇上的话,臣女纳兰清,家父是中南将军纳兰林。”
皇帝眼神明显一亮。
“中南将军是个忠心爱国的,没想到其爱女也是标致伶俐。”
本该谢恩的纳兰清却冷冷的说道,“家父守护汴梁庇佑汴梁臣民,自然是忠心爱国的,至于臣女,算不上标志,更不是个伶俐的人,若是有机会,臣女早就随父出征,报效国家,而不是在这城内享受着这些许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荣华。”
皇帝冷了脸,没想到这人竟这样不识抬举。
沉峤挑眉看了过去,纳兰清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神色,听到她的话,她心里触动很大,她在的世界虽然是太平盛世,可不代表真的没有苦难的人。
个人有个人的苦难。
甚至有的人想活着都是很难的。
她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
没想到她闺女的笔下还有这样的人,思及此,她开口问道,“你说的机会是什么机会?”
纳兰清看向沉峤,她知道她。
“是上阵杀敌的机会,还是给你穿上戎装的机会?亦或是其父点头的机会?”沉峤继续追问,“若你有这样的抱负,是否给你这个机会真的重要吗?”
“汴梁开过就没有女子上战场的先例,家父虽同意臣女的想法,可世俗不会,朝中大臣更加不会。”纳兰清眼底闪过一丝暗澹。
她试过。
可惜被发现了,还连累到家父,她便收了这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