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穿,大佬!(14)
“妈,抿嘴,瞧,是不是看着气色好了许多,都年轻了几岁了,爸看见了保管被迷住。”
闻母仔细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颜色淡雅又漂亮的黛红,果然把自己的脸色和气质提升了几个档次,瞧着就很精神。
闻母当晚涂着口红没舍得洗掉,实在是这玩意太好用了,她喜滋滋的,有些爱不释手,还是女儿孝顺又厉害,周围的哪个当妈的有她这福气的?
翌日,报社的早晚报都卖得脱销了,闻父去买早餐见着有闺女的,也忙买了几份回来。
像“京大才女喜获文学大奖”,“为国争光世界文学大奖得主”之流,各式各样的文章标题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连那问到奖金被怼的记者也不敢瞎写,顺着大流大夸特夸。
在国内难得有新鲜事的情况下,除了埋头苦干的乡下人,城里的吃饱喝足没事干的就拿着报纸跟人讨论,讲起来就与有荣焉的样子。
特别是看过文章被闻子吟洗过脑的,更是亲戚朋友周边的到处安利闻子吟的文章,一时间以往的过期的杂志再次被人相争需求。
因为她写的文章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了,让这些只知道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的百姓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也隐隐约约启发了他们内在的了思想和积极的人生观。
这种情况,那边回味的杂志社干脆征求了闻子吟的同意,作出了一本专刊出来,里面有闻子吟两次写出来被刊登出去的文章,因为字数并不多,两篇合起来也不过大几万字,印刷得很快。
没两天就在各大报亭发售了,送报纸的人送到单位家里还会顺嘴问一句要不要京大才女闻子吟的文章特刊,大部分一听还有得买的,哪有不要的。
因此特刊的销量也是超乎杂志社预料,甚至因为这次得了奖的缘故,这本特刊比之前刚发出来的,销量翻了几倍。
杂志社一连卖了半个月的特刊,赚得盆满钵满,闻子吟也因此收到了一大笔分红,杂志社爽快地给了她百分之十五的分成,算是不错了。
有了这笔钱,再加上之前得奖获得的十万美金,闻子吟就趁着现在房价还是大白菜价的时候,想着给家里买套房子住。
住在教师单位楼到底是不方便了,毕竟是老小区,房间也不宽裕,而且她现在出名了,她生平事迹,家庭资料都被刊登了出去。
闻子吟想着换个好点的地方,最好是不用上下楼梯了,闻父闻母喜欢种菜养鸡还能有个院子也不错。
闻子吟跟渠教授打听了,她比较中意像渠家那样的四合院,住着温馨舒适。
渠教授摸着脸想了下,说是回去打听下,他们附近都是老式四合院,大小的都有,有的住人有的没住人,还是得回去问问才知道。
很快,闻子吟在渠教授的介绍下买了一套在渠家附近的四合院,幸运的是面积不小,尤其是院子挺大的,还有口水井,两棵苹果树,闻子吟很满意。
进了宅门,便是倒座房,里面还有旧时的影壁,院子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合起来的,连前院的手抄游廊,后院的耳房统统都有,算是一座五角俱全的四合院了。
这座四合院垂花门和东西厢两个房间都有些打砸毁坏的痕迹,闻子吟干脆另出了一笔钱,请人来修缮。
这院子的主人经历那个时期,家庭有些产业的,现在早已意兴阑珊,干脆把屋子转给了亲戚出国去,那人有住的地方,又急用钱见有人问就卖了去。
闻子吟是买了房子才跟父母交代的,倒也不是故意不说,就是回了国之后又忙碌了起来,这件事过了就给抛脑后去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闻子吟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这事儿,闻父闻母被吓了一大跳。
第13章 下乡知青之迷途知返
哪怕知道女儿手里有钱,他们也没想着要,哪里知道女儿不声不响地就给家里添置了房子。
“吟宝,这手里的钱好好存着,以后做嫁妆,咋还买房了呢,咱家的房子又不是不够住。”
闻母急哄哄地把房本证拿来看了看,有些被女儿财大气粗给惊到了。
闻父到底是男人理智些,他听了女儿买房的原因,倒也觉得高兴,女儿有能力了,能买房子做父母的哪有不支持的。
再说这边的安保确实不方便了,每天都有人偷偷来瞧人,也有拉着闻家父母去交咋教孩子的,这让向来只喜爱教书育人的闻父有些无法应付。
“咱家闺女说得对,你是要退下来了吗,以后啊新家有了院子你爱种菜便种,爱养鸡养鸭就养着,咋高兴咋来,省得在家也无聊。”
见父女俩都风平浪静的,胸有成竹的模样,闻母这才放下心来,美滋滋的讨论以后的生活。
闻子吟还趁机把手里剩下来的三万块钱交到闻母手里,在伦敦买的那些东西花的都是她之前的稿费。
十万块美元奖金换了十七万多国内币,加上杂志分成的三万多块,总共二十多万,那四合院花了五万,装修花了两万,还剩十三万多,这算是一笔巨款了。
之所以剩下三万,是因为闻子吟打算用那十万块去做点事,比如给贫困地区建学校买书买办公用品,这些都需要用钱,左右家里也不缺十万块,他们家不求多福贵,一家三口吃饱喝足还能买点时兴品就足够了。
这个年代可能到处都是贫困区,但是闻子吟还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无关乎目的,只是她历尽世事的仅剩的柔软,她对那些真正可怜却挣扎生活的人,总是心软的,尤其是小孩子。
这个年代的教育力量薄弱,民众的文化普及率极低,国家在发展经济,也没办法去倾斜资源给教育方面。
很多底层的小孩们可能就是缺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错过了改变一生的机会,可能再也无法走出家乡,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一个蝴蝶效应可能影响的是无数人的命运,闻子吟愿意为此去付出一点什么,只要结果是好的,就什么都值了,别的都是身外之物,她也只是个天外客,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就堪比沙漠之清水,火海之净土。
现在十万块可能就建两三所小学,但是以后闻子吟的收入还是会源源不断投入一笔进去的,慢慢的就能从小事累积到大事了。
闻子吟给闻父闻母讲了自己的想法,两个开明又善良的爸妈怎么会不同意?
闻母虽然有点遗憾女儿的嫁妆没了,但到底是教书育人的老师,首先他俩就是高兴,女儿能够做到这些,他们欣慰极了,甚至蠢蠢欲动,也想着一起帮个啥忙的。
其实闻母在女儿回来的时候,有几天有隐隐约约梦到女儿没回来,画面隐隐约约看也看不清楚,只记得自己心酸痛苦的心情。
她当这个是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但到底是有些不安,所以饶是她这个教书的不相信迷信那套,也想着多积德行善,好让女儿快快乐乐的健康平安,未来还能找个能干会疼人的夫婿就好了。
所以这种善事,闻母心疼过了,也就放开手来支持女儿。
至于剩下的三万块她也爽快的接了过来,想着替女儿保管着,不然放女儿身上,都拿去了做善事,那还花个啥,索性她这个当妈的给她保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等房子修缮好了,全家搬进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修整过得四合院精致大气古朴,看着就喜人得很,闻浮闻母没见过这房子原先的模样,当时想着小四合院能有多大,现在京市老城区里一片儿这种破落四合院,因此他们虽是买了新房,但到底期待值不是很高。
女儿直说要给他们惊喜,说是房子修好了再搬进去。
现在夫妻两个就被震在了原地,闻母还没回过神来,闻父惊讶地问闺女,说是这真是咱们家?没走错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