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看上弟弟了(133)
千禧抿嘴,不失礼貌的微笑,“夫人,世道变了,现在别家的聘礼,都是五样金首饰,成套的。这无关乎好不好看,而是诚意,你们周家并不清贫,罗记是有些上不得台面。”
“且何家是书香门第,你们若能送些锦缎字画投其所好,是最好不过。”
周母一时不敢说话,睁着眼顿了好久,“这……我们也不懂啊!”
千禧笑笑,“夫人,我略懂,您要是不知什么礼合适,我都可以告诉你。”
周母语塞,“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千媒氏去相看过那何家姑娘了吗?”
很明显,周母不想花多了钱,开始扯些别的。
千禧微笑摇
头。
周大顺听着这话,骂道,“娘!你说什么啊!我都说了就娶何家大姑娘!你总抠搜钱做什么啊!”
周母的话,千禧猜对了八成,这个女子当婆母绝对属于不愿付出的那种,还会把受过的苦从儿媳身上加倍找补。
如果没猜错,周母便是这个家最受欺压的存在,周大顺能骑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那周大顺怕的人,应该是他爹!
一个家,母亲过得好不好,很能反应这个家对儿媳的态度。
谁要是嫁到这家,倒大霉!
不多时,周父回来了。
第63章 孔从交差儿子如此,母亲如此,千……
儿子如此,母亲如此,千禧想见识一下这一家之主的威力。
周父一入堂厅,人就开始嚷嚷,见到千禧,斜着眼瞧,“这谁家的姑娘,长得水灵灵的!”
千禧无语!
这家人一个赛一个的荒谬啊!生怕谁落了下风。
千禧对他自我介绍一番,周父的眼神变得不屑,“金玉署就没几个能人,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成什么事啊!”
是个瞧不起人的男子,也觉得自己可牛,看别人都是傻子!
周父也不管外人,一边脱鞋子,一边抱怨今天执行公务时遇到的事儿,“那长椿街的人跟傻子一样,跟他说了娃儿七岁要交人丁税,非说她儿子还没到生辰,得了病,活不过今年,说不交了……”
千禧插一句,“周老爷,我记着下半年出生的孩子,都是满了七岁,到次年八岁时才缴第一次人丁税。”
周父不耐烦地道,“管他上半年还是下半年,人说了七岁就得交,他今年就满七岁,凭什么不交!又没几个钱,就一两糖的钱都拿不出来?”
好蛮横,真当自己是个官了!
他一边说着,鞋子脱在一旁,丫鬟立马拿来舒适的鞋给他换上,他一脚把穿脏了的鞋踹了好远,左一只右一只,丫鬟躬身去捡,千禧觉得她能闻着味儿。
周大顺也不听他父亲说什么,嘴里直嚷嚷,“爹!我娘她就是不买七江行的首饰,我娶媳妇儿不是大事嘛,她整日抠搜算计,这么多年我没媳妇儿,都是她搅黄了!”
好一个推卸责任啊!
周母此时便不说话了,开始啼啼哭哭的,“儿啊,你这说的什么话,那聘礼再好还不是给了娘家,媳妇儿娶进门就该想着婆家,进门了我再给她买不行吗?”
周父怒拍桌案,“吵吵嚷嚷的,烦死了!置办个婚事都不会?你们俩是不是太蠢了些!饿了,吃饭!”
千禧直呼救命,这爹连听都不愿意听,也不说如何解决,就骂别人蠢,朝别人发脾气。
一看就是那种,自己啥事儿都不懂,只知道使唤别人,还要唧唧歪歪的人。
受不了了,千禧索性不假笑了,“周家伯父,你们这门亲事我说不了,就暂且先告辞了。”
周父怒目而视,“说不了?就说你们金玉署的人没用吧!”
周大顺听千禧拒绝,急吼吼地问道,“为什么说不了啊?我二叔……”
“跟你二叔没关系!”千禧打断了他,“你们一家人心不齐,条件也算不得好,我没法帮你们说亲。”
“我家条件还不好啊!我二叔是个县衙里的主簿,他何家只是祖上是进士!这些年一个人才都没出,都没落了!”周大顺满心愤懑,十分不服。
他说话时直喷唾沫,“我爹说,朝廷有策,满三十的人要强制婚配,你是媒氏,你必须给我找媳妇儿!”
千禧明白他为什么会找自己了,一家人看起来很不好惹。
她想给他们冠上劣民身份,但权力慎用,这是金玉署的条例,需要屡教不改者,才能如此行事。
更何况人家还有个什么二叔,她也不想无端得罪人,又挂上笑脸,“周大顺,这样吧,我说亲是有条件的,你若符合我的条件,我自然会帮你。”
“什么条件?”
“我的条件很多,我们一条条来,首先,整理仪容,内务干净,这个事情只需要你自己一个人完成,把自己收拾的人模狗样,井井有条,你做到了,我们再谈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