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看上弟弟了(222)
或是怕他后面有人,又或是怕那高额的赔付。
那怎么管呢?她和江祈安又不是菱州人,江祈安在这个地方也说不上话,更不知那菱州刺史愿不愿意管……
他们此行,主要是为了撬走张贤春大夫,若要管,会不会太多事?
一堆混乱问题找不到答案。
千禧只能去找张贤春问问她的想法。
今夜张贤春大夫依旧看诊到很晚,所有人都走完了,她浑身僵硬酸痛。
她瞧见千禧,沉沉叹了一口气,“姑娘,我不回去岚县,真走不了。”
千禧见她在擦柜台上的药渣滓,顺着摇曳灯盏望,她鬓边两缕花白碎发似是在发光。以媒氏的眼光看她的面貌,额头宽阔,鼻头圆润,眼下有阴鸷纹,是面善的人。
实际也看得出来,人勤勉,爱干净,又温和有耐心。
她想起昨夜江祈安的话,世上许多病症,都是需要投入时间金钱,集有志之士,研究大量病例,共同攻克,才能找到治愈的希望。
妇人义诊这么好的事儿,若是做成了,那说不定会像芙蕖夫人一般,被尊崇,被信仰,简直就是伟业啊!
张贤春见千禧盯着她,不好意思起来,“姑娘看我作甚?”
千禧笑笑,“瞧张大夫好看。”
张贤春一愣,竟腼腆笑了,“嘿!一个老婆子了,有啥好看的!不比你小姑娘好看!”
“不一样的啊,相由心生,张大夫心好,由内而外都让人瞧着喜欢,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你好看。”
“嘿嘿,不愧是个媒氏啊,真能说,说得人害臊!”
“那是,活着就靠这张嘴,但我看人就是准,我打一瞧着你,就觉得张大夫一定能成大器,你这面相,跟芙蕖夫人相似,都是做大事的人!”
张贤春听得合不拢嘴,“可别说了!再吹都要飞天上去了。”
千禧呵呵笑着,话锋一转,“张大夫,我可是认真的,现在还真有个做大事的机会,若成了,张大夫以后必能青史留名,跟芙蕖夫人一样!”
张贤春警觉,又皱起了眉头,“我没你们想的那么好……”
“张大夫,如果你不好,我是不可能从岚县特意来找您的,岚县的那些老姐姐个个都说你好,究竟治不治得好病,病人最是清楚,你总不能说她们都是在胡说,你又没雇人在岚县说你的好话不是?”
张贤春低下头,“哎……”
千禧将扫帚立在一旁,站在张贤春对面,凑近了些,她目光灼灼,郑重其事开口,“张大夫不觉得这济世堂有问题?”
张贤春又叹一口气,一晚上,一提到类似的问题,她便叹气。
但千禧的直白,让她松了口,“济世堂……确有问题,但我也……哎……算了。”
言辞间含糊不清,目光也开始躲闪。
千禧不气馁,继续道,“济世堂本身有问题,哪一日东窗事发,这个医馆就完了。张大夫你有本事的,何必在此处蹉跎一生?”
“县令大人说了,只要你能回岚县,他要成立妇人特用的义诊堂,那时候,全交由你一人打理!”千禧掷地有声地说完,目光笃定坚信。
张贤春一时竟说不出话,心脏狂跳起来。
第105章 火果子张贤春以为自己的心湖不会……
张贤春以为自己的心湖不会再起波澜。
可几十年过去了,芙蕖夫人这个名字,还是烫的,借一点火星,便想燃尽那一潭沉寂多年的死水。
蠢蠢欲动,躁动不安。
张贤春问千禧,“我怕我没那资格。”
“为何?”千禧迫切想知道她心里担忧害怕的究竟是什么,伸了颈子问,“张大夫,县令大人很想做成这件事,无论何种困难,他一定会帮你。”
张贤春吞咽了好几次,琢磨着那话该不该说,说了他们又能如何帮她,以及面前的姑娘究竟信不信得过,她不眨眼地盯着千禧,莫名觉着熟悉。
她问,“姑娘……的娘亲是千芳媒氏。”
千禧微愣,“是啊!千芳就是我娘亲。”
张贤春信任瞬间增了百倍,加上县令的名头,她想,信一信吧,她的人生不该如此战战兢兢。
她道,“姑娘啊……我治死过人……很多人。”
千禧一时错愕,明白了她迟迟说不出口的原因,讪讪问,“很多人?因何而死?是用药不对?”
张贤春只觉回忆起往事,口中涩涩发苦,“我原本也只是个普通农妇,生完孩子后,身子太差了,没法下地干活,家里也穷,都揭不开锅了,自然也没法看病,只能每日自己去田间地头捡些草药来吃。”
“有一回就吃坏了,村里人见我口吐白沫,将我送到了春杏医馆,恰巧碰上了芙蕖夫人。”
“她可怜我病痛缠身,家里贫穷,便让我留在春杏医馆帮工,她说了,让我治病是其次,跟着老大夫们学药理,学懂了,就能治自己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