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寡后看上弟弟了(23)

作者:东朱亭 阅读记录

总算能去金玉署,千禧又换上了桃红水色的衣裳,低低的发髻上,系上水红的发带,衬得她鲜活明艳。

金玉署有一大块门匾,门匾虽然有些陈旧,但字迹清晰可见,上面写着金玉良缘四字,字体娟秀,据说是芙蕖夫人所题。

五十年前,芙蕖夫人和当时的县令为了让岚县富裕起来,便将掌管婚姻人口的事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如今的金玉署。

对于岚县的百姓来说,这可是用八辈子的福气才能换来的好差事,特别是媒氏这一职,对一个女子来说,那可叫做光耀门楣!

千禧想着,脚下生风进了金玉署。

刚到院中,就传来一道拖长的声线,“来了啊!关系户!”

千禧:“……”

虽然说得也没错,但是听着总归是刺耳的。

千禧猛地一回头,一男子靠在假山石上,站姿歪歪斜斜,面容稚嫩,是一张娃娃脸。

要不是千禧认识,她也会觉着这男子顶多十三四岁,但她小时候也在岚县长大,怎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金童高长生!

千禧哼了一声,下巴扬得老高,“高长生,你也关系户,还说上我了!”

高长生朝她翻了个白眼,作怪相,“我可不是,我是可是岚县大名鼎鼎的金童,正经媒氏,不比你!”

“我还玉女呢!你能做媒氏,还不都靠你爹!”

“你胡说!我在岚县人尽皆知的,不少人找我做媒!”

“你那么年轻,怎么做的媒氏啊?”

“你那么年轻,又是怎么做的媒氏啊?”

“你没成婚!”

“你没生孩子!”

千禧跟他争了起来,二人谁也不让谁。

但说到底,两人都是关系户,与金玉署有着特别的渊源,如今才会在这金玉署相遇。

第11章 鱼铺闹剧说到底,二人小时候常跟……

说到底,二人小时候常跟着爹娘参与婚事,年纪相仿,小时候又长得白白胖胖,是喜气洋洋的福相,因此被人戏称为金童玉女。

几年不见,高长生还是熟络,千禧也想起不少儿时记忆。

衙内,不少媒氏都在外奔走,大部分都是书吏,在整理人口户籍档案,各式各样的文书。

士曹高梁生给千禧讲解了许多说媒的原则,千禧拿着小本本记得认真。

“千禧,几条禁令,你自己说一遍。”高粱声严厉起来。

“禁弄虚作假,禁欺骗隐瞒,禁私受媒钱,禁自身失德……”

千禧从小听到大,这些条例她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该听的听完后,她目光雀跃望着高粱声,“那我现在可以说亲去了吗?”

高长生一直在旁边听着,听到这一句,他笑出了声,“谁认识你?谁找你说亲!”

千禧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高粱声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从桌案上的木匣子里掏出一个印章递给她,“嗯……按理说,你可以替人说媒,文书拟好,这印章一印,那便是一份有效的婚书。”

“但是啊,千禧,你毕竟太年轻,且不说有没有人找你做媒,你该懂得,媒人是一种担保,双方家里能不能摸透,能不能有效传达,这些都需要你一一探明。”

“走断腿,说破嘴,不是一句玩笑话……”

千禧看着手中印章,莲花底的雕刻,上方是官媒氏三字,下方是她的名字,指尖拂过,能清晰感受到其中纹理。

除了憧憬与激动,心里生出了一种名为责任的东西。

“高士曹,我明白了,您先指个地儿给我,我挨家挨户的探访。”

高粱声很满意,呵呵笑了,“好啊,不愧是千芳家的姑娘,这样吧,莲塘上中下三条街巷,共一百八十五户人家,从前你娘与他们熟识,现在归媒氏张莲管辖,现在她忙得哟,你去帮她!”

“若是真有人找你说媒!记住,先问问张莲,再问我,切不可莽撞决定!”

千禧欢喜应下。

一个上午,她都处于兴奋过度的状态,高长生一个劲儿在她旁边泼冷水,“你不要高兴的太早!做媒氏哪有那么容易,人家看你年纪那么轻,男人女人都没见过几个,一准把你赶出门!”

千禧听得烦,回头瞪着他,“你一天天没事儿吗?没事儿就去走街串巷啊,一直跟在我后面给我泼冷水算怎么个事儿?”

高长生稚气的脸浮现出一抹薄凉微笑,“你还别不信,要不咱打个赌!三月内你要是能做成一桩媒,我以后天天做你的跟班,叫你姐!”

“哟呵呵!好啊,要是我输了,给你一锭银子,天天给你端茶送水,唤你一声大哥!”

高长生挑眉,笑意邪恶,“一言为定!”

*

千禧一头扎进了莲塘街道。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秉烛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