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看上弟弟了(445)
且是一连数天都在做这个梦。
一定是压力太大了,她给自己抓了两副草药。
江祈安走前,给莲花村的官吏下了死命令,育苗插秧,绝不容有失。
莲花村所有人都为此绷紧了神经,由翁四娘亲自督导,从谷种的看守分发,耕牛农具的分配,到育苗知识的教授,无一不细致入微,三令五申。
耕牛是最难分配的东西,小牛倌家的牛年纪小,数量不够,江祈安早就打好招呼,全城调配,通过水路调运,千禧管辖的几户人家等到耕牛时,高兴得哭出声来。
与莲花村的慌乱相比,马儿洲的农户则得心应手,率先犁平了泥田,抛洒了稻种,还能将自家耕牛出借。
一个陌生商贾来到马儿洲,见此处运作有条不紊,难免惊叹。
他找了一个穿着最差的老者问,“老人家,瞧你衣裳都破了,腿脚也不方便,家里也没个人帮忙,这日子苦不苦啊?”
老者刚干完活儿,气喘吁吁,“苦啊,能不苦嘛!”
商贾露出满意的笑容,“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如此辛劳,某看了真是心痛。”
“苦的又不是你,你心痛个啥玩意儿?”老者一副看傻子的表情,“你干啥的?讨水喝?”
商贾连忙道,“是,路过此地,想讨口水喝。”
老者二话不说,将商贾领回家了,一路上,商贾自我介绍,说是自远方来此,初来乍到,绕来绕去全是废话,不说目的。
老者笑而不语,到家一盆水浇下去,冲干净身上的泥,转身就换上了干净的绸缎衣裳,精致刺绣的腰带,还给自己脖子上挂了串珠子。
衣衫褴褛老者立马变成干净体面老人,惊得商贾瞪大了眼,“老人家既有好衣裳,怎么还穿那烂衣裳?”
“谁干活穿好衣衫啊!”
老者换完衣裳就热情起来,给商贾沏茶,“尝尝,上好的月牙茶!”
卷了烟塞进烟杆子,问客,“你抽不?好烟叶子!”
宰了几块卤鸭摆在客面前,“尝尝,自家做的卤鸭,我可不爱吃什么点心!”
热情得那商贾无所适从,“这些都是好东西啊,老人家平日里也这么吃?”
老者再次笑而不语,跑屋后头转了一圈,手里抓着一把东西,商贾摊开手后,他丢了两条肥嘟嘟的蚕进他手里,吓得商贾登时面色大白,将那蚕甩了十万八千里远。
老者蹦着就去将蚕捡回来了,嘴里怨着,“你这人,蚕乖乖让你摔死了可如何是好!”
商贾觉着他一定是在戏弄自己,哪知老者表情一变,笑嘻嘻问他,“想要么,这么胖的蚕?”
商贾惊魂甫定,还是点了点头。
老者忽然挑高了眉,一脸得意的坏笑,“想要买地吧?”
商贾还没来得及点头,老者忽然大喝,“没门!”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连蚕都没见过的人,还想跟老子买地!”
“你们这些有钱人看着人模狗样的,怎么那么不要脸?”
“地垦好了,日子好过了,就他娘的拿着钱来砸我们这些老农人!以前吃不上饭开荒地的时候怎么不拿钱来砸我们?”
商贾被这突然的变脸呛得说不出话,只能呆愣在原地。
“像你这样富家老爷,我见多了,变着法儿的骗咱的地,我告诉你,咱马儿洲没有一户人家会卖地给你!”
“我们还等着流水入户呢!我香花皂都买好了!”
商贾连买地的话都没说出口,就被劈头盖脸好一顿骂,只能灰头土脸地走。
临走时,老者的两个小孙女的回来了,老者夹起嗓子问她们,“今日在庠序都学了什么?”
“先生教我们认字。”
“认了什么字?”
两个小孙女头一摇一摆的,齐声朗读,“万般出路,唯有自强!”
商贾回到青州国公府邸时,杨玄昭和潘雪聆正在宴请宾客,潘雪聆在酒席上问,“交给诸位的事儿可有进展?”
众人长吁短叹纷纷摇头,“难呐!自打江祈安在年宴上说了那番话,上到士绅商贾,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头,一听卖地二字,跟点了炸药似的!”
“
这跟江祈安说的话关系不大,主要是那流水入户实在唬人,现在他们可谓是群情激愤,此时硬碰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潘雪聆冷了脸,“正因如此,我才召你们来。”
“江祈安可是在策论中写五年内成为超越咱们青州的人,别以为他是个毛头小子,不到一年,莲花村落成了,还搞出了流水入户,你们知道后果是什么吗?”
“他那大渠一通,横贯整个菱州,届时他的官职绝不仅有七品,皇帝定倾尽所有帮扶他,菱州三十二城,若真能落到他手中,他策论中所写,诸位觉着还是空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