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看上弟弟了(551)
如何不让人为之惊叹!
萧臻简听着,心绪越发澎湃,甚至有些喘不上气。
现在看来,他们缺的是能维持秩序的兵,和初始资金,至于如何管理,如何进行,他们岚县的人好像会自发行动。
他不禁好奇,“你也好,江祈安也好,为何如此相信岚县能办到这些纷繁复杂的难事?朕百思不得其解。”
千禧也曾跟江祈安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此刻,她十分自信地答,“我们有金玉署。”
“金玉署看似管的人口户籍这样的小事,但实则肩负着开民智责任。”
萧臻简笑问,“哦?你就是金玉署的媒氏?日常都做些什么?”
提到老本行,千禧又兴奋起来,“那可多了。”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鸡毛蒜皮,人生抉择。这些事情说起来小,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巨大的事,总有人要告诉他们怎么办,也总有人要将前人的经验传承,他们的迷茫痛苦,陛下在那么远的地方不一定会知道,但我们一定会知道。”
“大部分人是不识字的,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岚县,那我们媒氏就成了他们的眼,他们的耳,一本不需要认字就能读的书。”
“读书使人明智,哪怕是无字的书。”
萧臻简哈哈大笑,“好一本无字活书。”
萧臻简难免打量面前的姑娘,天底下都有媒氏,他从不对一个小小媒氏抱有什么期望,无非就是个媒人。
但他进屋那么长时间了,不乏怀疑试探,尖锐地提问,她几乎对答如流。
若一个媒氏这样只能说她天赋异禀,但若岚县都是这样的媒氏,能在每个百姓需要的时候给出最适合的建议,甚至能引领一种思潮,这样的地方,定是能生出改天换地的妙人。
江祈安的所有策论,换个地儿还真不一定能实现。
恐怖如斯。
令人忌惮。
更令人兴奋。
萧臻简最后一次尖锐地发问,想看看她是否真胸有成竹,“那你觉着谁来统筹好?是你们县丞孙秀,还是金玉署士曹高粱声?”
既是变革,萧臻简不想让他们束手束脚,更不想想让外人有机可乘,动摇江祈安的初衷。
千禧还真不好说,孙秀温吞得很,金玉署又是个非常忙的地方,若高士曹升官了,谁接替他的职位呢?
她还在犹豫呢,萧臻简轻笑一声,“怎么?有胆子大着肚子逃离安国公府,千里迢迢来见朕,没有魄力接下这担子?”
千禧傻了眼,错愕不已,“还可以这样?陛下的意思是让我当这个官?”
“呵呵!想得美,除了考取功名,又没有功绩,朕无法给你
封个诰命,但你作为江祈安最亲近的人,承袭他的心血,推动他的定下的计划,未尝不可。”
“没有官职仍有威慑的人很多,你不是见过潘雪聆嘛,怎么没习得几分狡诈?”
千禧恍然醒悟,的确如此,潘雪聆充其量是杨玄昭的母亲,连几分母子情分都没有,仍把杨玄昭握在手里,当棋子用。
她还没思考清晰,便听皇帝道,“你最好能做出点成绩,留下美名,说不准编修新法,还能有你们金玉署的一席之地。”
千禧登时心绪飞扬,抿着嘴,不敢表现得太猖獗,“陛下圣明!”
“朕会给你派个酒囊饭袋的钦差,领一道密旨,穆如光自会听你调令。”
“陛下圣明!”
“什么时候出发?孩子是在梁京生,还是回岚县去生?”
忽然问道启程日期,千禧愣了一瞬,犹犹豫豫地问,“陛下,那我可以见江祈安一面吗?”
萧臻简也犹豫了,江祈安的近况并不好,若是让她看见了,会不会心生怨恨?又或是让江祈安看见她怀着孩子千里迢迢来此,江祈安更会心生怨恨,毕竟江祈安现在已经不愿跟他说话了。
让人知晓他对江祈安有所动作,必定会有人喋喋不休,苦苦相逼。现在的梁国最好无事发生,哪怕是假象也好。
萧臻简道,“会有再见的一日。”
千禧的心还是沉了下去,双眼在不经意间已是朦胧,她颤着声道,“嗯……敢请陛下不要让他受太多苦,岚县的百姓需要他。”
萧臻简与她商量出了一个由头和离开时间,离开时,千禧还是放不下,请求皇帝,“陛下,能否给江祈安尝尝岚县的大米?”
萧臻简答应了。
“再给他一件冬衣?”
萧臻简答应了。
“再跟他说说……”
“得了,会再见的。”
千禧向皇帝谢恩,他说会再见,她就当会再见罢。
别无他法。
千里迢迢,殚精竭虑而来,回去时却坐上最为豪华马车,丫鬟,大夫,稳婆不下十人,随行还有官兵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