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游(10)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宓静秋思想正统,深闺女儿读了歪书此等丢人现眼的事,并不肯向家人说明。冯崧性格软弱,加之纳妾后与宓静秋感情冷落已久,见夫人强横不答,便也赌气不肯掺和。
就这样两载时光过去,直到宓静秋突发心疾去世,冯崧方才顾上喊人将大女儿接回来奔丧。
而冯芷凌两年多少女时光,就这样日复一日,耗费在凄冷山寺间。
自漫漫回忆中恍神,饶是冯芷凌向来含蓄稳重,也忍不住眼底微微发红:“这一桩恩怨前嫌,确实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计较,你倒主动上门催债来。”
“……与我无关,我也不知夫人竟会那般发火。”冯芷萱大觉不妙,慌张解释,“我那时只是见姐姐天天读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想让姐姐得些松快……”
“你起初,究竟好意恶意,自己心里有数。”
冯芷萱如何解释,冯芷凌并不在乎。
“我原本,不想撕开这层幌子。只因书是我自己捡去不假,也是我自己留下来看,这一点我并不怨怪他人。我与母亲的矛盾,也许不是因这书,也会因其他事激发出来。只不能否认,因你施展手段,叫我这两年至亲不得见,有家不能回。我想了想,这笔账,确实不能不算;
母亲昔日,忙于中馈与亲女的教养之责,倒是对妹妹有所疏忽。”冯芷凌伸手拈住妹妹的下巴,冷笑,“可知长姐如母?今后冯府上下大小事,少不得我要过问一番!”
…
冯芷萱惊魂未定回了豆蔻院。
她满十五岁后,冯崧便将豆蔻院单独给了她,婉姨娘则搬去了离冯崧书房更近的宝兰院里。
想到冯芷凌方才话语,冯芷萱心下难安,便又匆匆去找生母。
“母亲,父亲可有说何时去祠堂祭礼么?”一见婉姨娘,冯芷萱急忙问道。
“我如何知老爷打算?既然说想要抬我为妻,那早晚会成,急什么?”婉姨娘嗔怪道,“就这事,值得你匆匆来问?”
“若是,若是姐姐不乐意,此事可还能成?”想到冯芷凌方才怒气,似乎一改从前对冯府事宜漠不关心的模样,冯芷萱深怕嫡姐暗中阻挠母亲作平妻的事情。
“老爷说大小姐并无异议,为何又会突然不乐意呢?”婉姨娘奇道,“大小姐一向淡泊,并不计较府里大小事,何苦起意为难咱们。只是老爷先前想在今年办成,怕是不能,毕竟夫人年头才去,到底日子不合适。只是再等上一年半载又何妨?我与老爷恩爱多年,并不差这一层名分。”
婉姨娘向来不是好高骛远的性子,为人十分平和柔顺,反而因此得了先夫人怜惜。
宓静秋虽厌弃冯崧情移,对她却未有过刻意为难。冯芷凌在府上时,对父亲这个妾室也算客气,因此婉姨娘向来不觉得嫡小姐会为此事作梗。
女儿莫名其妙的担忧,并没有在她心里留下波澜。
劝不动母亲,冯芷萱又不敢说出自己当年行事得罪嫡姐缘由,只好怏怏不乐回了豆蔻院,越发心郁。
只是叫她更心郁的事,还在后头。
“上天有德,成人之合。朕闻冯府长女,恭谨端敏,风姿雅悦;今有中郎将嵇燃,忠勇谦良,未得婚配。可成佳偶,姻缘敦睦,以慰朕心。”
传旨太监拢起圣旨,笑眯眯道,“贺喜冯老爷!这嵇将军屡立战功,归京即得封赏,正是如今圣上跟前红人。如此得意佳婿,又是圣上亲指的婚,必定美满和睦,光耀门楣。”
“谢圣上隆恩,冯崧感激不尽。”冯崧虽知贵妃有意插手嫡女婚姻,却不知这姻缘来得如此之快。还得了圣上亲旨,不由喜出望外。
“冯府长女芷凌,叩谢圣恩。”圣旨来得突然,冯芷凌却已不意外,淡然行礼接旨。
冯府上下跪了满院,直到大小姐接旨叩谢,传旨太监一行离开后,冯家上下才恢复往日模样。
“好!好事啊!”冯崧喜上眉梢,“娘娘对你的婚事果然上心,竟能求得圣旨赐婚,日后冯家必定要更上一层了。”
府中有圣上圣旨,可以说是极其光宗耀祖的事。
“娘娘关爱,芷凌感激。”冯芷凌虽知此事非琪贵妃所愿,却不能、也不必向冯崧解释。
冯芷萱却不知其中弯绕,只是一想到嫡姐竟得圣上亲自指婚给前途大好的新秀武将,心内更是憋屈不已。
*
另一头的嵇府,也接了同样含义的圣旨。
“臣谢主隆恩。”嵇燃跪叩领旨。待传旨太监离开,方才微皱起浓黑的眉。
“圣上如何想到指婚一事?”次日昔日袍泽恰好与嵇燃饮酒,得知此事,有人不由疑惑。
“许是圣上爱怜人才,既已赏无可赏,便赏位夫人。”陆川笑道。